《公約》通過10年 "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正落地生根--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公約》通過10年 "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正落地生根

劉  陽

2013年06月17日09:16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公約》通過10年來,它所引入的新概念和保護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人們對非遺甚至文化遺產的認識革命,它將非遺保護工作與當今世界矛盾沖突的規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護和促進全球文化多樣性之間的聯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對非遺保護工作意義的深度開掘,推動了全世界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讓這項工作在世界每個角落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熱潮,並進而成為各國文化事業中的常態工作。

  與許多國家和地區一樣,中國所進行的探索和嘗試已經取得的豐碩成果,為推動世界非遺工作的開展貢獻了重要智慧和力量。這些成果,不僅體現於非遺項目的申報工作,也體現在對成功申報項目的有效保護﹔不僅體現在一系列關於非遺保護的法律和政策的制訂和落實,也體現在全社會對這項工作的空前認同和支持。

  本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主題是“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這是對《公約》的回應,也是對非遺保護工作內涵和終極目標的揭示。

  《公約》將社會中的人作為非遺保護工作的主體,這也正是近10年來世界各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工作中。非遺保護中的“人”,不僅是指非遺保護項目的傳承人,也是每一個具有社會性的個體。這恰恰體現了非遺的特性——它從人類誕生以來就根植於日常生活中,它所承載的人類文明的基因始終與人類社會、與每一個個體相伴而生、形影相隨。

  人類對非遺的保護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包括社會的發展、社會資源的分配等在內的各項措施都必須進行精密部署,以推動這項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也將促進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是文化的保護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你會發現,“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這個理念正落地生根。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17日 11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