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面對轉企改制的變局,4家保留事業性質的國家藝術院團活得怎樣 

愁賠錢愁特色 藝術“國家隊”各有煩心事

本報記者  周飛亞

2013年11月06日08:15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從2003年召開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算起來,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已滿10年。在文化部直屬的九大國家藝術院團中,除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徹底轉企改制外,其余8家國家藝術院團依然保留事業性質。作為國內文藝演出團體的排頭兵,這些“國家隊”面對體制改革的大潮,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直面這些“愁”,有助於這些藝術“國家隊”認清自我定位,更好地應對民營演出院團的沖擊和演出市場的波瀾起伏。而他們的堅守、創新和探索,也可供其他文藝院團借鑒。

  借著一年一度的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剛剛落幕的機會,本報記者走進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4家藝術“國家隊”,聽聽他們都在愁些啥。

  ——編  者  

  

  中國歌劇舞劇院:愁賠錢

  經費不夠,票房不足,收回成本難

  在九大國家藝術院團中,中國歌劇舞劇院是體量最大的。下屬歌劇團、舞劇團、交響樂團和民族樂團各一個,還擁有自己的舞美工作部,人員眾多、建制較全。“歌舞劇消耗的人力物力最多,創作周期也最長。而我們做的又是民族歌舞劇,隻能原創,劇目的完成就更慢。”歌劇舞劇院院辦副主任楊爍表示,相比之下,中央歌劇院和芭蕾舞團等院團有很多國外的經典之作可以重排,推出劇目就容易一些。

  由於規模宏大,歌舞劇成本非常高。剛在今年十藝節上斬獲文華獎的劇目《紅河谷》,投入達600多萬元。每年,各院團都會向文化部上報劇目創作計劃,文化部根據項目撥款。但對於歌劇舞劇院來說,這點經費遠遠不夠,《紅河谷》的投入,就有近一半是院裡自籌。

  靠票房盈利,是大多數院團的經營方式。但對民族歌舞劇來說,收回成本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民族歌劇舞劇比較小眾,尤其是舞劇,觀眾市場還沒培養起來,加之投入巨大,幾乎一直處於“多演多賠,少演少賠,不演不賠”的狀態。

  “在國外,也沒有哪個院團能夠靠舞劇養活自己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長歐建平指出這門藝術生存的不易。

  撥款不夠,票房不足,虧空的部分從哪兒填?歌劇舞劇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提出了“以歌舞晚會帶來的收益盤活歌舞劇創作”的經營理念。靠著晚會收入,這個本應很缺錢的院團,已經連續幾年收入上億元。

  但即便賠錢,歌劇舞劇院還是爭取每年多創作幾部新劇。在他們心中,這是作為國家院團的責任。

  國家京劇院:愁創新

  老票友愛看傳統戲,技法更新惹非議

  國家京劇院面臨的煩惱,在於劇目的創新。“國粹”的身份,成為束縛它創新的鎖鏈。

  “有人用‘堅守’與‘突圍’來形容傳統藝術的處境,我不贊成這種表述裡的對立。”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尹曉東表示,傳承與創新是任何藝術都必經的生命歷程,可京劇的創新卻遭到太多非議。“雖說是古老藝術形式,其實京劇形成至今也才200多年,它既是古典的,也是現代的。”

  在尹曉東看來,京劇本就是海納百川的,是在吸納了昆曲、秦腔及一些地方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今天的京劇,更不能固步自封、自我設限。“京劇需要傳承的不只是傳統技法,更應是這種開放的藝術精神。”

  技法的創新往往與題材的創新綁在一起。“傳統的表演程式都是在當時那個特定的環境下形成的,而現當代題材的劇目中,要表現的是舊環境中根本沒有的東西,不創新怎麼行?”

  然而,創新還是面臨重重阻礙。國家京劇院最忠實的那部分觀眾都是老票友,佔觀眾總人數的七成,而他們的口味仍然是偏傳統的。他們追名角、看傳統戲,對新創劇目往往不感興趣。在今年的演出季研討會上,一位觀眾代表就曾提出,希望京劇的創新尺度能緩一點。

  的確,這樣一門傳統藝術,創新的難度是很大的,無法一蹴而就。近年來,京劇院每年推出3—5部劇目,隻有一部是新劇。不過,正如尹曉東所說,“創新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愁經費

  一半多收入來自撥款,日子過得有點緊巴

  各大院團之中,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經費來源最為單一。“其他院團可以辦晚會、搞商演,也常常承接一些接待性演出,這些機會兒藝都沒有。”兒藝黨委書記雷喜寧坦言,他們的日子過得有點緊巴。

  目前,國家對其他院團實行差額撥款,包括人員工資、劇場建設、創作經費等項目。歌劇舞劇院、中國交響樂團等大部分院團的財政撥款大致都隻佔了年度總收入的三至四成,而兒藝的佔比仍達一半以上。

  如今,兒藝每年都會推出4—5部劇目,兩部大劇場,兩三部小劇場。小劇場的劇目主要針對3—7歲的孩子,有更多的交流環節。這樣的劇目成本較低,舞美設備簡單,可流動性也更強,可以搬到廣場、幼兒園或小學等其他場所演出。大劇場的劇目復雜、成本高,適合年齡更大的孩子。

  盡管日子緊,兒藝仍堅持低票價。“兒童劇不是純商業,不能隻看票房。”雷喜寧說,“越是好的藝術,越是要讓更多人看得起。”

  學校是推廣兒童劇的最佳場所。“家長和社會還沒有意識到兒童劇的教育意義,他們不進劇場,我們就主動把戲送上門去。”雷喜寧說。近年來,兒藝每年的進校園活動演出場次都能達到100多場。

  中國交響樂團:愁特色

  多演“舶來”經典,本土新作難獲青睞

  在中國交響樂團的演出中,國外演出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平均每年在國外的演出有30場左右,今年更多,場次已經超過了國內。”團長關峽介紹。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對國內觀眾的忽略。“舶來的藝術永遠存在培養觀眾的問題,”關峽介紹,國交一項重要舉措,就是主動降票價。交響樂被視為“高端”藝術,與其高昂的票價也有關系。“現在,最低票價隻要10元錢。”如今,國交在國家大劇院的上座率從未低於七成,已經培養了一大批粉絲。“很多觀眾都被交響樂的魅力吸引。”

  交響樂的創作,在音樂創作中是最難的。“沒有三四年的時間,很難立起一部作品。”關峽說,這使得很多作曲家對交響樂望而卻步,“而寫歌曲就要輕鬆得多。”

  辛苦寫出來的作品,還可能面臨無法與觀眾見面的尷尬,更是打擊了創作的積極性。作為舶來的藝術,交響樂必須多演國外經典,否則得不到認可。因此,國內的新作很難得到樂團青睞。

  “但國交是中國交響樂的引領者,得演出自己的特色。”關峽介紹,國交打造了“龍聲華韻”品牌,近10年來,已經推出過260多部新作,每年都會為作曲家舉辦3—5台個人專場。“這調動了作曲家的積極性”,關峽笑稱,如今有不少作曲家都排著隊想登上“龍聲華韻”這個平台。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06日 08 版)

(責編:黃維、許心怡)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