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泰國漢學家:希望能將莫言賈平凹的作品翻譯成泰文

2013年12月06日08:01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陳苑)12月3日,由文化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漢學家與中外文化交流”座談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本次座談會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漢學家學術交流活動,來自17個國家的21位知名漢學家參加了座談會。在圍繞“世界文學中的中國文學”的主題討論中,八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進行了發言,探討如何讓中國作家和國外的翻譯家通力合作,把中國文學的優秀作品向國外推出去。

泰國法政大學教授范耀麟多年來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和翻譯工作,他詳細介紹了中國文學進入泰國的經過以及泰國的文化現狀。十九世紀,泰國國王下令翻譯了部分中國典籍,《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一批著名文學作品成功傳入了泰國。范耀麟特別提到了《三國演義》的成功:“直到現在還是最受歡迎的一本歷史小說。裡面的人物也成為泰國人評價人品的標志。”而對於中國近代作家的作品在泰國遭到冷遇的狀況,范耀麟認為,是由於“泰國缺少文藝批評家,所以很多作品翻譯出來后就被人遺忘了。”他最后希望能將莫言、賈平凹等中國現代優秀作家的作品翻譯成泰文,並相信他們的作品“會受到歡迎”。

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在發言中全面介紹了近三十年來中國文學的特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大批作家,“我們生活在當下的中國,中國當下的社會現實就是這一代作家的命運。我們和這個社會的現實已經血肉相連,無法剝離。這種命運也就決定了我們就是這樣的文學品種。”賈平凹還談到中國的文學向西方文學學習的過程。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裡,中國作家受到了外國文學的影響,學習人家,甚至模仿人家。“我們的作品才形成了對中國社會、政治、道德的審美和批判。才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最后,賈平凹認為,中國文學隻有寫出中國國情,才能使作品有別於其他的價值。“中國的文化是幾千年沒有斷裂和消亡的。這種文化背景下發生的故事才是我們文學要寫的東西,寫出來才可能是不模糊的,效仿別人的文學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陸建德認為,中國當代作家能夠擁抱世界,也能夠擁抱自己的文化傳統,他們的包容性是非常巨大的。“當今中國的文學無比豐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西方有一些理論家說,文學已經死了,小說已經死了,故事已經死了,這些話、這些語言完全失敗了,是錯誤的。我希望那樣的理論家都到今天的中國來看一看,看一看我們中國的當代文學創作呈現出多麼五彩繽紛的景象。”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