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新閱讀時代出版業:“內容為王”成業界共識

2014年01月20日10:03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閱讀時代出版業:“內容為王”成業界共識

  原標題:新閱讀時代出版業的轉型挑戰

  這兩年,每一年的開局,對於出版界人士來說,都不是容易的日子。在日前剛剛落幕的北京圖書訂貨會這一業界“風向標”式的展會中,總結2013年的傳統出版、發行行業亦是如此。然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網上書店銷售持續增長,數字出版平台用戶參與度和付費意願不斷增加。超級暢銷書依舊帶動市場,少兒、家庭教育類圖書板塊活躍,新書出版品種首次下降,顯示出版商理性和目的性增強,體現了精品意識。

  仔細分析其中狀況,並非一味哀嘆的局面,而是出版業正在經歷轉型中的挑戰。考驗創新的能力、選擇的眼光、堅守的勇氣的時候已經到來。

  根據業內知名調查機構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報告,2013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同比增長-1.39%。而去年年初開卷公司在總結2012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情況時,給出的數據是同比增長-1.05%,當時為首次出現負增長。但是,據去年開卷報告顯示,如果將網絡零售渠道考慮在內,2012年圖書零售的總體增幅仍然接近10%。而今年,從網絡書店得到的消息顯示,其圖書零售依舊保持增長勢頭。數字出版方面,在此次訂貨會上,北京晨報記者從此類企業代表之一、多看科技有限公司獲悉,2013年其獲得較快增長,用戶數字從600萬人增長到2500萬人,付費用戶從3萬人增長到35萬人,日營業額從6000至7000元,增長到6萬至7萬元。付費用戶和日營業額呈十倍增長。

  在傳統的地面零售渠道面臨困境之時,網絡銷售渠道與數字閱讀平台卻保持著增長活力,甚至多位業界人士都對2013年手機閱讀的迅猛發展作出重點說明。這也使業態轉型、平台融合等成為此次訂貨會無論是話題還是實操層面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

  今年開卷的報告同時指出,2013年,新書品種數首次出現下降,這表明上游出版環節理性加強。在一個逐漸告別以量取勝粗放式發展的時代,如開卷公司總經理孫慶國所說,要做到每一種被採購的圖書均有被銷售的理由。從中也可見,“內容為王”無疑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同時,內容與上述的業界轉型、平台融合的進一步密切協作,也成為未來出版業發展的方向。

  數字轉型

  超級平台 整合中期待標准化

  傳統出版業的轉型成為在本次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辦的“2014年中國民營書業峰會”的熱門話題。其中在數字轉型方面,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白駒逸在講述其備受業界關注的Kindle電子書時表示,一年多前其電子書落地,那時是兩萬多個品種,現在已超過六萬五千個品種,涵蓋文學、社科、經管等門類,“我們做書的,怕的不是紙書、電子書或是其他什麼,我們怕的是人家將來不讀書。”

  的確,這是一個在娛樂化時代出版業的“遠慮”。白駒逸對此表示,因此他們希望把電子書變成一個時尚的東西,無論從便利性還是價格上,讓更多人可以接受。“閱讀電子書,不僅是讀它的內容,也可以有更多互動,比如當你讀到一本好書,可以很容易地發送到微博上,與別人分享。”

  同時,白駒逸重點提及了電子書內容及品種多樣化的重要性,傳達出期待標准化及更多合作以及內容終究最為重要的觀點。“要不斷增加新選品,現在已有六萬五千種書在我們的書店裡,希望將來能在這個數字后加一個或兩個零。所以我們會不斷提高在內容上的投入。這一點非常需要整個行業的合作和整個行業的標准化,因為選品不是我們一家能做的,作者也好,出版社也好,書商也好,要一塊兒努力把電子書市場做好,做規范,使消費者能方便地買到更多選品。”

  百道網CEO程三國提出,數字出版轉型不能被忽視的一個層面是營銷的轉型,當一個紙書產品變成數字產品之后,你還可能在那些傳統渠道賣嗎?顯然不可能。數字出版面臨整合,結束“各自為政”局面,形成“超級平台”的觀點最近被多次提及。程三國認為有兩個所謂的超級平台,適合Kindle的資源會朝這邊匯集,適合手機閱讀的肯定會往那邊集合,中間可能會有交叉。其他很多中小平台,獨立或寄生在這個平台上,有的是小買賣,也會做得很好。

  此外,在傳統紙質閱讀面臨下滑之時,數字閱讀的數據給業界帶來一定信心。掌中浩閱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賈生亭介紹說,2013年是智能手機最爆發的一年,這一年,也將數字閱讀推向一個高點。2013年上半年,整個手機閱讀中有90.87%的用戶曾有過數字閱讀經歷,手機閱讀已成為消費者使用手機的一個剛性需求。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