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張藝謀用電影勘探人心 《歸來》3天票房超8200萬元 

劉 陽

2014年05月19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用電影勘探人心

  制圖:張芳曼

  在大銀幕上沉寂兩年多后,5月16日,張藝謀用電影《歸來》的上映宣告了“歸來”。“老謀子”的票房號召力不俗,上映3天,《歸來》的票房就突破8200萬元。

  《歸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因故長期離散,等他再次歸來時,失憶的妻子已認不出他。他通過扮演各種角色來接近妻子,想喚醒她的記憶。雖未如願,兩人卻通過另一種方式相伴到老。在張藝謀眼裡,這部影片也是他個人創作的歸來,其中既有從視覺大片向簡約敘事的回歸,也有從商業訴求向更多思想訴求的回歸。本報記者專訪張藝謀,聊一聊《歸來》,也聊一聊中國電影。

  通過個人的命運,折射出時代的點滴

  記者:可以看到,《歸來》中有兩個清晰的維度,一個是時代的創傷,另一個是個人的堅守。您更看重哪一個?

  張藝謀:總的來說,在架構故事的過程中,我是把時代和歷史的沉澱放在后面,而呈現在眼前的是個人的等待、企盼和堅守。創作中比較難的,是把時代通過個人的等待和堅守點點滴滴地折射出來。

  在影片中,馮婉瑜的等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幸福的,她一生都在企盼陸焉識能回家,她在自己營造的空間裡充滿著希望。觀眾也會跟隨陸焉識進入這樣的幸福。我個人非常喜歡最后的場景,兩個人舉著牌子在車站等。等的是誰呢?等待的只是一個符號。這就是人的希望吧,我想。

  記者:影片中陸焉識為馮婉瑜讀信的情節讓人難忘,這傳遞出一種異常珍貴的溫暖。

  張藝謀:我非常喜歡讀第一封信和最后一封信。第一封信裡說春天來了,母馬在河邊生下了小馬駒,這是陸焉識對生活的一種看法,在最困難的時候,他看到的是另外的東西。我們的父輩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惡劣情況下,對生命依然充滿期盼。充滿絕望的期盼是最讓人感動的,這不是憶苦思甜,而是源於生命內部的倔強和力量。最后一封信裡,陸焉識讓女兒回家,其實是一種重建,重建是影片的一個主題。

  記者:相較於其他以相同歷史時期為背景的文藝作品,《歸來》似乎有意回避了歷史對個體生命的創傷。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張藝謀:我們從傷痕文學、尋根文學一路走來,關於這一歷史時期的敘述見過很多了。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態度或者方式,是因為我覺得這麼拍可能更有新意。再過20年后,下一代導演可能還會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他們拍的可能更不一樣。

  對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心態的一次勘探

  記者:通過這部影片,您在今天的時代和市場裡最想表達什麼?

  張藝謀:每個人身上都有時代的烙印,我的成長經歷決定了我的口味和我的落腳點。但是我常常想,通過表層的故事折射歷史和文化價值觀,這是我一直渴望的。我還認為,即便是商業電影,導演也希望在“爆米花”故事中去傳遞關於歷史和文化的思考,當然,這是很難的。

  記者:這部影片的思想性、嚴肅性比較突出,您覺得觀眾的反饋會怎麼樣?

  張藝謀:在市場和觀眾的互動中,我們對觀眾的判斷也許是片面的,80后、90后的觀眾是否隻願意吃那種所謂高票房的菜?對我來說,《歸來》是一部逆流而上的作品,它更像是對中國電影市場甚至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心態的一次勘探。我很期待,也很好奇,像《歸來》這樣的電影在市場上會怎樣。

  觀眾的口味其實決定了中國電影未來的命運。今天的電影市場上一些不太好的現象,已經強勢地影響了大家的心態。我希望市場對大家心態的影響,是健康的、開放的、多元的,而不希望2000年后出生的觀眾隻看一種電影,一個民族不應該是這樣的。

  記者:《歸來》算得上是一部去技巧化的作品,您是怎麼考慮的?

  張藝謀:這種敘事方式是我刻意為之的。高投資、大制作、高特效、視聽享受,是未來電影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這部電影我想反著走,選擇了簡約法,這是一種姿態。刪繁就簡不單純指技巧,還指故事呈現的意圖和態度。我覺得現在這種態度是很文學的、很藝術化的。

  記者:過去您的一系列作品對開拓中國電影市場功不可沒,如今為何選擇這樣的表現形式?

  張藝謀:那是一個時代,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轉型期。現在可能是另一個轉型期,大家對大片的看法更客觀,對中小成本影片的理解更理性。大家在批評某些影片庸俗的時候,其實這種批評是來自民間,來自普通人,我覺得應該為這種批評欣喜,說明觀眾是成熟的。這也許就是我們自信的原因,我們保持希望的所在。

  百花齊放的市場,才是真正健康的市場

  記者:有一種聲音認為,上一代導演已經不能理解和滿足今天的觀眾和市場。您有這樣的體會嗎?

  張藝謀:這種體會很深,觀眾在不停地換代,主力軍永遠是年輕人,全世界都是這樣。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去看看全世界的中老年導演是怎麼拍電影的,怎麼繼續成功的。說到底,電影還是拍人的故事,情感是共通的。隻要故事好看了,人物鮮活了,年輕人就愛看。也許他對歷史背景一知半解,但不妨礙他們欣賞作品。

  記者:現在一批青年導演對創作和市場帶來了改變,同時也承受了沉重的批評。您怎麼看?

  張藝謀:今天的年輕導演承受的壓力比我們那時候更大,市場經濟中,他隻有能賺錢才能吸引投資。他要適應這個壓力,就不能死抱著自己的藝術不丟。沒人投資,一切都是空談。

  所以,對於年輕導演,我們不應該責難,中國電影的希望在這些年輕導演身上。他們是市場的弄潮兒,也隻有在弄潮中才能產生未來的電影大師。

  記者:現在市場上的一些電影,比如《爸爸去哪兒》,遇到很多批評,也有包容的聲音。您怎麼看?

  張藝謀:我一直保持很包容的心態。中國電影的市場雖然大了,但還得百花齊放才稱得上真正健康。百花齊放不僅指創作,還指受眾心態。如果在受眾心態、市場機制上都能百花齊放,這個市場就是最健康的。今天,全球范圍內這樣健康的市場幾乎還沒有,我認為中國有可能打造一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最健康的市場。

  記者:美國電影市場是全球最成熟的電影市場,您認為它現在也不夠多元?

  張藝謀:還不夠。美國電影市場還是商業片和大公司電影一統天下,但是它比我們自覺,奧斯卡獎經常刻意不頒給大公司電影,而是給一些獨立小制作。中國市場則容易跑偏,喜歡“一窩蜂”。如果我們“一窩蜂”地追逐一種電影的票房和數字,就會加速市場畸形化,票房和數字也不會攀升得太高,最終影響市場的成長。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