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李長春新書談城市建設:把"夜朦朧,鳥朦朧"狀態改變一下

2014年12月25日07:16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出版社已授權人民網讀書頻道進行連載,禁止其它網站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出版社聯系】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陳苑)李長春《遼沈大地改革潮》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本書收錄了李長春同志1982年12月至1990年7月在遼沈工作期間的講話、文章、批示、書信等文稿124篇,照片143幅,絕大部分內容為首次公開發表。

新書部分摘錄:

“對冒黑煙的煙囪要像過街老鼠那樣人人喊打,全民共討之。”

我省重工業城市多,又地處北方,冬季取暖時間長,環境質量問題很大,使我省一些城市環境污染在全國有很高的“知名度 ”。據國際衛星提供的圖片資料,上面看不清我省的一些城市,特別是本溪,大氣污染程度相當嚴重。本溪第一,撫順第二,鞍山第三,沈陽第四。這些年這幾個城市環境雖有很大改善,但污染仍然都超標。建議以治理大氣污染為中心,搞個五年規劃,經過五年努力使這個問題有個根本性變化。能否在這幾方面採取堅決措施:一是管住工廠的煙囪。對工廠的煙囪要建立檔案,組建監察隊伍,嚴格監視。對每個煙囪都要限期改造。對限期不解決的,要嚴格執行環保法。對冒黑煙的煙囪要像過街老鼠那樣人人喊打,全民共討之,使廠長、職工都感到自己工廠冒黑煙在全市人民面前是個過失。油改煤問題,省裡商量對尚未動工的准備暫停一下。油改煤對環境影響很大,還到處都是煤堆,一刮風滿城都是。

“不能到處都是‘火柴盒’,也不能一搞高層就都是‘高低櫃’。”

關於建筑物造型和色調問題。遼寧老城市多,普遍色調暗淡,人家來一看就感到枯燥乏味,與南方比我們的建筑造型也顯得呆板。最近幾年雖然花了許多錢,但效果不理想。在大面積改造時,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一點,把過去許多很有風格的建筑物都扒掉了,都變成“火柴盒”式,就不像樣子。我們千萬別犯這個歷史性錯誤。建筑物的單體造型和街道立面要結合。不同城市、不同街道要有不同風格。建議重點城市組織專家開展城市建筑風格討論會,總結城市的歷史、文化沿革,樹立不同的風格,不能到處都是“火柴盒”,也不能一搞高層就都是“高低櫃 ”。建筑設計思想要解放,取費制度要改革。要解決標准化、系列化和多樣化、新穎化相結合的問題。標准化、系列化要有,主要搞零部件的標准化,利用標准設計,像搭積木似的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建筑物。設計取費要改革,今后對套用標准圖的要大大降低取費標准。設計取費要和復雜系數結合起來,對於不需設計,按現成圖紙復制的圖紙隻能論斤賣。

“色調要淡雅些,把‘夜朦朧,鳥朦朧’的狀態改變一下。”

我們的高級工程師不少,都搞成這樣水平怎麼能行?我看不是設計人員水平低設計不出來,而是我們的體制、辦法不行,把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搞脫節了。建設廳在這方面要有所作為,擬定個突破的辦法,省政府可以批轉。為了鼓勵設計部門發揮創作精神,也可以搞點優秀設計評比活動,接受群眾檢驗。要把設計水平和職稱晉升聯系起來。建筑物的布局要高低錯落,不要一條線。注意造型的變化,使人一到這個城市就會感到輕鬆愉快。這裡的關鍵是指導思想和政策問題,綜合起來看是個文明程度問題。要求每幢樓都不重樣,標准可能太高了點,但起碼臨街的不要重樣。要推動建筑市場、設計市場對全國開放,要有競爭,畫地為牢就很難改變面貌。色調要淡雅些,把“夜朦朧,鳥朦朧”的狀態改變一下。哈爾濱每兩年都對樓房涂刷一次,像洗臉一樣,而且建筑涂料也有保護建筑物、提高壽命的作用。我們對主要街道也可以兩年涂刷一次,不要求非搞瓷磚貼面不可,那樣造價太高。文化路有幾幢樓粉刷后就很好,在主要街道上搞一搞,不是搞形式,而是作為提升文明程度的標志,作為提高建筑物壽命的措施。房產部門要加強對房產的維護管理。有許多房子不整潔,掉磚、掉灰、掉色的都有,沒人管,這個狀態不行。樓房布局有的要高低錯落,有的要前后錯落。要使建筑物單體成為藝術品,整體是個美麗畫面。有些第三產業的網點能否成為小品式的建筑。現在有些是用大破棚子一支,很不雅觀。可以設計出十幾種棚子供挑選,漂亮一點,美觀一點。網點是個很好的點綴,也應納入城市規劃管理。高層建筑應相對集中,既有林立之感,又便於配置基礎設施。

“許多遠不如我國歷史悠久的國家都非常重視文物的保護,我們作為文明古國就更應該重視了。”

關於歷史文物、文化遺跡保護問題。搞城市建設要注意把歷史文物、文化古跡保護下來。許多遠不如我國歷史悠久的國家都非常重視文物的保護,我們作為文明古國就更應該重視了。過去“文革”造成的損失無法挽回,現在一定要作為城市建設中的一個大問題。建議各市通過普查確定一批市級文物,由市裡立法保護起來,有條件的要為開放服務。城市建設要為文物配套服務,比如文物古跡周圍的道路、環境等要相適應,使其具備開放的條件。城建部門本身也要圈定一批有價值的歷史文化古跡,名人住宅、代表一定風格的典型建筑物,如好的四合院等,都可以保留一批,形成民族風格。要保留和恢復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所,如“九一八 ”遺址、日俄戰爭遺址等。

——《城市建設要突出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1987年8月25日)

精彩書摘推薦:

《遼沈大地改革潮》收錄李長春與胡耀邦鄧穎超等珍貴舊照(組圖)

李長春早年手跡公開:寫信不贊同參加新聞人物評選(組圖)

《遼沈大地改革潮》談李長春其人其家:妻子是大學同學

農民朋友談李長春:盼你穿上我送的鞋 多踩踩庄稼人門坎

李長春新書談改革:不隻當傳達室而要做"變壓器"

李長春新書談黨風建設:加強黨性鍛煉過好“五關”

(責編:陳苑、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