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文化專題>>2015羊年春節春聯征集活動

讓春聯年俗在創造中激發文化活力

2015年01月05日09:34    來源:CCTV-新聞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讓春聯年俗在創造中激發文化活力

  鄉愁越來越濃,年味兒卻越來越淡——這,想必是不少人的感受。

  在時間的長河裡大浪淘沙,優異的文明薪火相傳。盡管民間諸多的年俗年味兒,有些因為缺乏呵護和傳承,已經走向湮滅,不復存在﹔慶幸的是,仍有一些依靠其獨特的魅力,盡管一路“顛沛流離”,但還是沿襲了下來,比如貼春聯。

  盡管春聯只是民間文化,發展初期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隨著文明的演進,春聯這種百姓用以避禍消災的民間表達方式,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得以不斷提高,藝術價值和文化涵養也日益篤厚。某種意義上,春聯上書寫的不僅僅是祝福和良願,更是時代更迭中形成的思想史、文化史。

  就個人體驗而言,筆者成長在文化思想相對貧乏的農村,思想啟蒙和人文修養的提升,除了教科書,來自門楹上對聯的幫助也不少。從這些年年更新的對聯上,可以看到時勢變遷的痕跡,亦可以看到生活的變化,更能看到思想的光芒。並且,春聯出自不同人之手,其認知層次和閱歷深淺躍然紙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歷水平的提高,家裡創作春聯和書寫春聯的任務,就落在了筆者的肩上。甚至很多時候,門楹上的對聯,代表著一個讀書家庭的臉面。對子擬得是否工整,寓意是否深刻,書法是否流暢富有美感……別看農村都是種地的粗人,但因為他們對文化的敬重,他們也是最苛刻的評判者。那時,被鄉親拉著解釋自己創造的對聯,是種驕傲,也是種考驗。

  遺憾的是,如今回到家鄉,盡管家家戶戶都還在貼春聯,卻空留形式和皮囊,毫無創作的跡象。甚至,機器印刷好的春聯,已經成為廉價的商品,而不是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從對聯的內容上看,隻有拼拼湊湊,沒有平平仄仄,沒有吸引力,也經不起琢磨和意會。更多的時候,它只是烘托喜慶氛圍的一張印有燙金大字的紅紙。

  作為一種文化沿襲的載體,春聯所承載的東西,絕不是膚淺地烘托氣氛,更重要的還有文化內涵。對家庭的思考、對命運的期待、對家國的情懷……有創造和內涵的春聯,才能在萬象更新的時間節點上,表達真誠的抒懷和誠摯的期待,否則,很容易成為膚淺單調的色彩。

  由央視網、國家圖書館、中國楹聯學會組織的2014年馬年春節春聯征集大賽,其用意正是為了激活這潭沉寂的文化水源。通過發揮民眾的創造性,鼓勵原創精神,讓春聯的文化品質和思想內涵傳承並發揚下來。而通過應征者書寫的春聯,我們看到的是文化的活力,是思想的創造。春聯作為一種年俗,在文化和思想的釋放中,歷久彌新,制造的不僅僅是一種喜慶氛圍,更是一道別致的文化景致。(張勇)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