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人與書,俱不老--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

周有光:人與書,俱不老

2015年01月09日10:39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推薦
  • 字號

    百歲老人的時髦讀書生活

  百歲老人的時髦讀書生活

    文章寫於2009年07月

  「書房主人」周有光 原名周耀平。經濟學教授,語言文字學家。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市,后來遷居蘇州。1923年開始就學上海聖約翰大學﹔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隨同全體同學和華籍教授離校,改讀離校師生創辦的光華大學,1927年畢業。1928年至1949年,任教光華大學、江蘇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1989年83歲離休,繼續在家中研究和著述。

  《世界是平的》在被譯成中文之前就出現在周有光的書房裡。

  英文版的《年鑒》則是他每年必買的書之一。

  朝內大街上車水馬龍,朝內南小街一胡同內,周有光躲進自己的“小樓”,閑適地享受著寧靜。每天起床后,看看報紙、看看書,每天喝茶也不可少。來客人了,就在他的書房招待。書看完了,雜感還是有的。於是,再過十多天就將103歲的他還是每月一篇文章,發表在國內外的刊物上。

  周有光笑言自己是有書無齋,盡管四間房間全被用來放書,但他還是覺得那算不上真正的書房。被其命名為書房的,是一個9平米的小房間。不講究擺設,不講究整齊劃一。

  盡管書房擺設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水平,但是周有光的書房又頗為時髦,時下流行的書在他的書房中也安了家。比如,3年前,周有光就比我們提前接觸了《世界是平的》。

  從《西游記》到《資本論》

  周有光的祖上在江蘇常州是望族,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書香門第,藏有很多書,“不過全是文言的。”

  作為出生在晚清的周有光,小時候接觸的依然是《三字經》之類的書,“那時我們家的書很多,隨便我看,但書都是文言,我都看不懂,小時候我對《三字經》也不感興趣,”給周有光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西游記》。

  “我們那一代人,小孩子認得幾個字以后,都喜歡看《西游記》,不像現在可以看的東西多了,我們以前沒什麼好看的,”不過,周有光卻自言自己看《西游記》是看了兩遍才看懂的,“讀書是件很好玩的事,第一遍看不懂,不要放棄,看第二遍,也許就能看懂了,”就是通過這樣的閱讀,周有光認為自己的“閱讀能力也就提高了。”

  1923年,周有光進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那是教會學校,圖書館隨便去看,那時我不僅看中文書,也看英文書,”那時的周有光受到左傾思潮影響,由此便決心閱讀《資本論》,“對我們來說,《資本論》很重要,但是那時沒有中文的,我埋頭苦干閱讀英文版,結果看不懂,不是文字看不懂,而是內容看不懂。”由此,閱讀的樂趣往往就跳躍在第一遍的不懂到第二遍的懂之間。

  書櫥兼做菜櫥,菜有書香

  1956年,周有光從上海調來北京,住沙灘原北京大學內,那是民國初年為德國專家造的一所小洋房,周有光佔其中兩間半房間。“一間我母親和姐姐住,另一間是老伴和我帶小孫女住,半間做我的書房、客室、吃飯間。”而周有光也隻能將書放在半間書櫥內,“另一半留著放菜碗,由此我在《新陋室銘》中寫道:臥室就是廚室,飲食方便,書櫥兼做菜櫥,菜有書香,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

  書櫥與菜櫥功能合一的境遇隻有到了改革開放之后,才有好轉。當時,周有光所在的單位建造新簡易樓,分得兩大兩小四居室。其中一小間,9平方米,也就功能獨一地做了他的書房兼客室,“我的書桌很小,隻有90厘米長,55厘米寬,一半放書稿,一半放電子打字機。書桌又破又小,一次我玩扑克牌,突然一張不見了,原來從桌面裂縫漏到下面抽屜裡了。”

  書桌雖小,書櫥卻很大。在這個9平米的空間內,除了在窗口放小書桌,入口放個沙發,其余之地全是周有光的書架。周有光嫌這個書房小,進而,四個房間全都被布置成以書架為主,書成了這個家的主角,“我家裡沒有什麼家具,因為放了家具就不能放書了。”

  盡管四間房子全被用來藏書,但周有光還是認為自己是有書無齋,“我國外親戚朋友,做教授的,都住的小洋房,他們都有書房。什麼叫書房呢,不僅有看書、寫文章的地方,還有一個藏書的地方,等於是個小圖書館。我這是破房子,是有書而無齋。”

  沈從文叫他“周百科”

  從小時候開始,就讀了很多書,喜歡看《西游記》是周有光還記得起的,至於其他的書,則因為“太多了,說不上來了。”不過,周有光還清楚地記得對自己終身受益的書,那就是《不列顛百科全書》。在周有光的書房中,《不列顛百科全書》也是佔據了一定的地位。

  周有光專門有一書架擺滿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共三排,從上至下分別是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事實上,周有光還有“周百科”的外號,那是拜連襟沈從文所賜。而在大學時,周有光與百科全書的情緣就結下了。

  當時,大學老師指定《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一些篇章作為周有光及其同學必須閱讀的課外讀物,“比如說世界歷史,就告訴我們下課到《不列顛百科全書》看哪些條目。”

  “這部書非常好。一個題目,簡簡單單給你講,而如果去看書,一個小問題就是一本書,看百科全書反而可以節約時間,”周有光自認《百科全書》的作用非常大,“對我非常有用,其實對每個人也有用。百科全書是沒有圍牆的大學,你可以先了解大致情況,然而再查看其他比較專業的書。”

  到了后來更有趣,改革開放時期,中美兩國要搞文化合作工作,當中有一項就是要翻譯美國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周有光竟然做了《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三位編委之一,其他兩位編委是劉尊棋和錢偉長。“其實,《不列顛百科全書》本來是英國的,因為二戰期間英國的很多企業都賣給了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也是如此。我們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不過由於當時國內購買力很差,就壓縮成10本,稱為《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由此,大家更有理由叫周有光為“周百科”。

  語言學家的“前世今生”

  周有光最初是搞經濟學的,對金融特別熟悉,解放初期還寫過《新中國的金融問題》、《資本的原始積累》一類著作。不過,在周有光家裡卻很少可見經濟方面的書籍。

  周有光解釋,自己所住的隔壁就是辦公樓,有一個小房間全都放著他的經濟學書籍。不過,離休后,他把這些書全部捐給單位圖書館了,“我已經改行了,不搞經濟學了,而搞語言文字學了。”由此,在周有光的書架上所列的大都是語言學、文字學的書:《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外來語詞典》、《常用構詞字典》,甚至小到一個國家語言研究的書籍,都在其內。

  “經濟學當中最重要的亞當·斯密斯和凱恩斯,可以說經濟學都是外國的,但是文字學中國古代就有,”周有光認為文字學是中國最早的,就必須看古代的東西,由此在他的書架中《說文解字》是不可少的,“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研究語言文字學,一定要研究中國古代到現在文字學的發展。中國古代沒有語言學,文字學中包括了很多語言學的知識。”

  “事實上,我的學術研究在離休以后就結束了,”為了查閱書籍,此前周有光要到文津街的北京圖書館去,“我年紀大了,在家都可以自理,但出去不方便,站不住了,不能去圖書館了。”

  離休后,周有光開始隨便看書,主要看世界歷史、各地研究文化問題的,這成了他研究的另一個興趣點。書架上也多了歷史、文化方面的書籍:《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文明的狂飆疾進時代》。“《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很重要,之前的歷史不是全球化的,這兩本書卻有全球化的眼光。”

  人與書,俱不老

  盡管周有光認為自己的書房很破舊,但書卻很時髦,往往引領潮流。這也難怪,周有光書架中書的來源很多都是漂洋過海的。

  “現在做學問,你不看外國書是不行的。”由此,周有光在國外的親戚朋友經常給他從國外書店買書、寄書。直到現在英文版的《年鑒》是周有光每年必買的書之一,“我每年都從外國買《年鑒》,因為要查閱資料。”

  也正因為有著國外書籍的補充,周有光書架上的書頗為時髦。三年前,《世界是平的》就已經擺進了他的書架中。那是本英文版的,在《世界是平的》被譯成中文版前,周有光就已經接觸了弗裡德曼關於“世界是平”的思想。

  周有光書架中時髦書籍還有《張氏四姐妹》,英文版的。周有光的妻子是張氏四姐妹中的老二,張允和。前不久《合肥四姐妹》中文版出版。而周有光是在幾年前就已經看了這本與其有著密切關系的書,“這種書在外國人看看還是好的,中國人看就不夠味了。因為外國人寫中國的東西,常常不地道,這不能怪他們,文化是有差異的。”

  盡管周有光基本上是足不出戶,不過對於新的文化現象他一點都不陌生。在他的書架中就有於丹的書,甚至連批駁於丹的書也一並俱全。

  “於丹論《論語》的書我也看,包括批評她的書我也看,於丹做了個通俗化的工作,做得很好,我們需要這個工作,”周有光還專門寫了文章,“現在許多人都罵於丹,如果從學術水平來看,於丹並不是最高的。但於丹做的不是學術工作,是科普工作,把孔老二的學問給大眾,這是件好事。”

  書房主人百年文存

  《中國拼音文字研究》,上海東方書店1952年第1版,1953年第6版。

  《字母的故事》上海東方書店1954年第1版。

  《拼音字母基礎知識》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第1版。

  《漢字改革概論》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年第1版,1964年修訂第2版,1979年第3版,香港爾雅社1978年修訂本:“日本羅馬字社”1985年日文翻譯版,譯者橘田廣國。

  《電報拼音化》文字改革出版社1965年第1版。

  《漢語手指字母論集》(周有光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5年第1版。

  《拼音化問題》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第1版。

  《漢字聲旁讀音便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

  《語文風雲》文字改革出版社,1981年第1版。

  《中國語文的現代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版。

  《世界字母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漢語拼音詞匯》(主編)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初稿本,1964年增訂版,語文出版社,1989年重編本。

  《語文閑談》(初編上下)1995年第1版,1997年第2版﹔(續編上下)1997年第1版,(三編上下)2000年第1版,北京三聯書店。

  《新中國的金融問題》(新經濟叢書第2種)香港經濟導報社1949年第1版。

  《資本的原始積累》華東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文化暢想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世界文字發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了解中國叢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比較文字學初探》語文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新時代的新語文》(戰后新興國家的語文新發展)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第1版。

  《人類文字淺說》“百種語文小叢書”,語文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多情人不老》張允和、周有光合著,“雙葉集叢書”,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漢字和文化問題》費錦昌選編,“漢字與文化叢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日本有竹中憲一教授譯本。

  《現代文化的沖擊波》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第1版。

  《周有光語文論集》蘇培成選編,共4冊,上海文化出版社。

  《周有光髦耋文存》北京三聯書店。

  《周有光百歲新稿》三聯書店。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