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今年暑期檔將有近80部影片與觀眾見面

“互聯網+”改變中國電影 “電影+電商”來點新玩法

本報記者  劉  陽
2015年06月25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暑期檔部分上映電影海報。
  制圖:張芳曼

  電影暑期檔來了。由於電商的深度參與和介入,今年的電影消費有了新樣式。除了提前預售、在線選座、購票優惠等傳統項目,“電影+電商”的新模式還將沖擊傳統的發行和放映機制,甚至能夠影響產業鏈的上游——電影生產與創作環節。在“互聯網+”時代,中國電影有了新玩法。 

  ——編 者

  

  24日,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舉辦的首個國家級暑期檔電影推介盛會“中國電影新力量”在北京舉行。20部暑期檔華語影片集體亮相,全國45家院線、5000余家影院、10余家票務電商全面打通線上與線下,共同拉開了暑期檔電影線上套餐式預售的序幕。據了解,今年暑期檔將有近80部影片與觀眾見面。

  在這個被業內稱作“雙電節”的活動中,“電影+電商”的消費模式備受注目。不少從業者認為,它不僅是今年暑期檔最重要的特征,也推動著中國電影產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和發展。

  消費模式刷新

  電商紛紛推出以電影為核心、輻射日常生活的服務

  暑期檔是每年最重要的票房產出期之一,2014年296.39億元的總票房中,暑期檔票房超過72億元。暑期檔電影推介盛會總導演張穎表示,2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是暑期檔的主力軍,這一代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觀眾,對互聯網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更高的適應能力,也對新的文化消費模式有更高的需求,這都為“電影+電商”這一新型觀影模式提供了發展空間。

  就在一年多前,電商還被不少電影從業者視為“外來者”,電商服務同質化問題一度為業界質疑和詬病。然而,短短一年后,各家電商在電影消費服務上的個性化特征日趨明顯,在市場定位、服務提供等方面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繼今年春節后,淘寶電影第二次推出“口令紅包”活動,眼下淘寶電影6月預售人氣榜中,《橫沖直撞好萊塢》《捉妖記》等暑期檔國產影片的預售搶票已進行得如火如荼﹔走親民路線的貓眼電影一直以資本雄厚、團隊覆蓋率廣、用戶廣泛著稱,此次著重與古裝喜劇片《道士下山》、青春電影《梔子花開》展開合作﹔背靠微信的微信電影票天生具備很強的用戶黏性,此次與《大聖歸來》《桂寶之爆笑闖宇宙》《破風》等10部影片深度合作,並推出“智慧影院”助力自主營銷﹔專注用戶觀影體驗又充滿“文藝色彩”的格瓦拉此次則與《我是路人甲》《滾蛋吧!腫瘤君》等頗具人文情懷的喜劇展開合作。由於電商豐富的渠道資源、多樣化的玩法,今年暑期檔的電商服務還呈現出“電影+吃喝玩樂”的新趨勢,大眾點評網、時光網、去哪兒網等電商紛紛推出了以電影為核心、輻射日常生活的服務……

  “顯而易見的是,今年的暑期檔,形式五花八門的預售會持續火爆,有業內人士甚至預測2015年的預售份額將佔到總票房的40%—50%。”張穎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影+電商’必然會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電影消費的主要模式。”

  檔期特征鮮明

  不同檔期的風格定位更加明晰,彰顯中國電影市場的逐漸成熟

  今年暑期檔影片本身呈現出的特征,也讓不少業內人士對市場充滿信心。影評人虞昕認為,暑期檔影片集中體現了當前華語影片的旺盛活力,新類型、新突破和新導演的“三新”現象正在推動華語電影新格局的形成。

  新的類型片在今年暑期檔的出現為電影創作拓寬了邊界:以自行車公路賽為故事核心的《破風》是國產電影中不多見的運動題材﹔喜劇片《滾蛋吧!腫瘤君》改編自走紅網絡的自傳體漫畫﹔《捉妖記》則帶來令人驚嘆的“3D+真人”實拍,或將更新觀眾對國產電影的認知。

  此外,一些頗具聲名的導演開始挑戰之前鮮有涉足的電影類型,並嘗試以此與年輕觀眾互動。比如一向愛拍港式動作槍戰片的爾冬升,推出了《我是路人甲》,影片以“全沒星”的陣容和紀錄片的質感,講述了“橫漂”群眾演員的故事﹔以藝術氣質著稱的陳凱歌也挑戰了《道士下山》這樣的古裝喜劇……

  主持人何炅執導的《梔子花開》、大鵬執導的《煎餅俠》等影片同樣令不少觀眾期待。這些導演初執導筒,不拘一格的電影語言或將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電影產業和市場的升級,當前不同檔期的市場定位也比過去幾年更加明確,檔期特征更加清晰。“檔期的成熟實際上是從業者市場意識和觀眾意識的成熟。在所有檔期中,暑期檔的觀眾定位最為年輕,這就決定了影片在風格上的新穎、輕快、清新、積極向上。”萬達影業項目開發中心副總經理陳洪偉說,今年的暑期檔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呈現出這樣的檔期特征,動作愛情喜劇《橫沖直撞好萊塢》、青春片《梔子花開》、高呼“一起玩耍”的《捉妖記》、“帶笑橫行”的《滾蛋吧!腫瘤君》等,都彰顯著中國電影市場檔期的發展和逐漸成熟。

  產業規則改變

  沖擊傳統發行、放映機制,“互聯網+”深刻改變中國電影

  “互聯網+”時代,電商提供的提前預售、在線選座、購票優惠等服務對消費者來說或許是最直接、最明顯的福利,但對於整個中國電影產業來說,電商的介入對產業的改變和拉動則更加深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影片提前預售的時間越來越早。過去影院電影票的預售一般是提前一天,隨著在線購票業務的發展,現在一些熱門影片的預售已經提前3天甚至更早,而今年暑期檔,不同電商還將針對不同影片對預售時間進行調整。

  “過去,行業裡常說影院經理最了解觀眾的需求,觀眾來電影院買票,我們可以實時掌握觀眾的喜好。現在,票務終端通過預售就可以提前准確掌握觀眾對影片的預期和反饋,這使得互聯網成為拉近片方和觀眾距離的最佳渠道。”貓眼電影產品總監徐梧說,“由此,在線購票對影院的排片機制形成了倒逼,以前影院排什麼、排多少,更多依靠影院經理的經驗,但現在通過在線購票數據,觀眾買了什麼、想看什麼一目了然。在線購票的市場份額越大,它對傳統發行和放映機制的沖擊也就越大。”

  業內人士認為,“電影+電商”的觀影模式還將影響到電影產業鏈的上游——電影產品的策劃、開發和創作。“隻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電商的后台大數據將會對電影的開發和制作提供更大的支持。當觀眾的觀影需求直接體現在消費數據中,創作人員和片方也就能夠更好地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策劃和創作。這種服務意識也正是‘互聯網+’時代賦予電影產業的精髓所在。”陳洪偉說。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25日 12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