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雷達評《與魔鬼博弈》:超越國界的正義之光

雷  達
2015年10月20日10: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超越國界的正義之光

  《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張雅文著﹔重慶出版社出版

  在當前涌現的書寫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作品中,張雅文的報告文學《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是獨特的一部,無論視角、眼光、描寫對象、時空展開,都與眾不同,比較難得。

  《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張雅文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錢秀玲、法肯豪森、拉貝、辛德貝格、昆德、何鳳山、綠川英子等國際志士在二戰中的業績,彰顯了這些人物身上閃耀著的人道主義光芒。作品涉及人道主義與和平之光,人類戰爭中的正義與非正義,人性的偉大與卑鄙,以及對二戰的反思,延展和深化了懺悔、批判、反省的主題。

  作者對這一題材的探索和採寫本身就構成了某種傳奇。作品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二戰戰場及幕后的政治較量,人物事件往往是立體的、交叉的、多面的。多年前,張雅文偶然得到關於錢秀玲的簡單素材,極為珍視,立即奔赴比利時,歷盡艱辛見到了當時尚健在的錢秀玲。作者為這位中國女性的人道精神與非凡人格深深打動,由此對更多國際反法西斯正義志士產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十五年來鍥而不舍,追尋他們及其后人的足跡。張雅文多次赴歐洲採訪,有些志士及其事跡是第一次被發現,第一次被書寫,屬於獨家報道。作者還盡可能搜集文件資料,發掘人物的內心故事。這些感人的事跡,包含著對人類命運、對世界前途、對人性善惡、對戰爭發生前因后果的深刻思考。

  法肯豪森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起先,錢秀玲的故事和法肯豪森的故事,像兩條並不相干的河流,各自流淌。后來,它們因戰爭而發生交叉合流,之后又分道揚鑣,最后再匯聚一起,形成了一股人道主義的激流。起先是錢秀玲為了救羅杰、救96名人質,以國民黨將領錢卓倫的堂妹身份求助於德國駐比利時總督法肯豪森﹔后來,法肯豪森作為戰犯,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又是錢秀玲站出來,為這位總督辯護、呼吁、正名。張雅文從《第三帝國興亡》中找到蛛絲馬跡,又赴德國採訪,發現了內部發行的法肯豪森法文回憶錄,請人翻譯成中文,再找到他的老友、老鄰居,挖掘出他鮮為人知的人生故事。法肯豪森雖然在二戰中犯有不可饒恕的罪行,但不能不承認,他從人道主義出發,冒著殺頭的危險,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很多抵抗者,保護了比利時人的利益。正如錢秀玲的文章所說,他是一個講人道、講友誼的人。這個具有足夠復雜性的人物告訴我們,在二戰中,並非一切都那麼非此即彼,許多人常常以復雜的、矛盾的、交叉的、相互糾纏的情感形態存在。因為真實地寫出了這樣復雜的人物,這本書達到了相當的思想深度。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這本書的重點放在反思戰爭、反思人性上。為什麼一個“戰爭瘋子”能把德意志推向深淵?為什麼大家都看出瘋子會毀滅德意志,卻仍在執行他的命令,忠於他的誓言?為什麼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的歷史罪人,在對待歷史的態度上,卻有著天壤之別?這是文化的差異,還是人性的區別,抑或別的什麼?德國總理下跪謝罪不是作秀,而是懷著深深的負疚感,代表了德國人發自內心的懺悔。德國對二戰的反思從未停止過,至今還在追捕納粹罪犯。他們把反省寫進教材,寫入法律,他們在經濟上做出了巨大賠付。希特勒之類的罪犯,根本沒有墓地。此書還借專家的分析指出,德國戰后為四國共管﹔而日本僅由美國管理,出於遏制蘇聯和中國的需要,在美國的袒護下,天皇制未變,國體不變,官員沒動。德國是內陸多鄰國家,而日本是海中獨立島國,地緣的不同也不無關系……諸多原因導致德、日兩國對待歷史問題,持有完全不同的態度。

  對民族性的反思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書中對中華民族的仁義、勇敢、博大、善良給予了大力肯定,同時也指出,在猝然降臨的戰爭面前,還有些血性不足。而對日本侵略者的變態、殘忍,也同樣從文化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作者作為書中的一個採訪者,她無時無刻不在分析、思考、感嘆、悲喜交集,她的採訪行為本身,帶出了許多鮮活的評價,時時進行著現場與歷史的比照,同時作者對人物命運和歷史材料的分析,也是活性的、流動的,並強烈地介入了敘述本身,照亮了大量的歷史情節和細節,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境界。總之,這是一部可以留給今天和未來思考的、很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0日 24 版)

(責編:陳苑、許心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