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
人民網>>文化>>正文

亞聖孟子以鮮活形象回歸“尋常百姓家”

2015年12月12日16: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中新社濟南12月12日電 題:亞聖孟子以鮮活形象回歸“尋常百姓家”

  作者 曾潔

  每逢周末,孟廟、孟府總會出現一群“古人”,行孩童開筆禮、男子冠禮、女子笄禮、男女婚禮等漢代重大傳統禮儀。每逢此時,游客便會驚嘆“穿越”,紛紛屏息圍觀,還用手機錄下影像細細品味。

  鄒城是儒家亞聖孟子的誕生地,孟廟和孟府是紀念儒家亞聖孟子的地方。孟子是2000多年前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四德“仁、義、禮、智”、成才哲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仁政學說“民貴君輕”等思想為人熟知。

  如今,人們在經濟騰飛中產生了文化尋根的渴望,孔子、孟子等中國古代“風雲人物”以更鮮活的面孔重回“尋常百姓家”。孟子的紀念場所就逐漸成為“尋常百姓”親近傳統文化,觸摸文化根脈的地方。

  記者曾多次在孟廟邂逅晨起誦讀中國傳統經典書籍的中小學生。鄒城市第五中學的郭秀梅告訴記者,這是學生們一周一節的國學課,每次誦讀完畢,孩子們可以暢游孟府、孟廟,閱讀碑文、瞻仰古柏都是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

  孟子幼時喪父,頑皮而聰慧,孟母為促其成才,用心良苦。孟子長大后師從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44歲開始周游列國,在今山東、河南一帶游說諸侯。60歲孟子結束周游,著書立說。公元前289年冬至日,85歲的孟子離開人世。鄒城人為緬懷這位聖人,每年冬至日在孟廟舉行祭祀大典,各地孟氏宗親也會前來參加。

  曾從內蒙古到鄒城孟廟參加祭孟大典的孟氏宗親成員對記者說,孟母教子的故事將兒時孟子還原為普通的孩童,后人除了感受亞聖光環,還了解到孟子何以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的形象更鮮活了。

  現存孟廟為清代康熙年間所見,院中古柏青青,還有元代追封孟子為“亞聖”的石碑矗立。走進孟廟,在孟子故土聽孟母三遷、孟母殺豬、斷機教子等故事,游客有時會好奇:“鄒國都城西郊的廟戶營村今在何處?舊時鬧市在何處,學堂又在何處?”

  近年,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孔孟思想不再停留於書本與口頭,而出現了傳統禮儀巡演、禮樂射御書數進校園、全國鄒魯城市等民眾參與性較高的活動。

  孟子雖生於鄒城,但其影響遠遠超越一地。2015年的祭孟大典,不僅全國各地的孟氏宗親“組團”前來,以“鄒魯文化城市”為名的中國海南、長沙、韓國安東等23個城市的代表也聚於鄒城,尋根問源、共話發展。(完)

(責編:蔣波、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