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鮑元愷:電子樂器大有可為

2016年01月02日08:35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著名作曲家鮑元愷:電子樂器大有可為

  原標題:鮑元愷:電子樂器大有可為

攝影 姚文生

  昨天下午,由天津日報社主辦的“2016年市民音樂會”在天津市政協俱樂部上演,人們熟悉的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出現在了觀眾席中。本次演出是鮑元愷任藝術顧問的星空電子交響樂團演奏的,這支年輕的樂團以電子樂器演繹了他的名作《炎黃風情》中的“對花”“茉莉花”。現場,鮑元愷欣然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對電子樂器的發展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也向記者講述了《炎黃風情》與天津的緣分。

  “你看,這是我剛剛發的朋友圈”,一見到記者,72歲的鮑元愷立即展露出“潮老爺子”的一面,他捧著手機對記者說:“別看我這麼大歲數了,對科技產品我可是一直跟進,以前我寫博客,后來開微博,現在‘轉戰’微信了,還開了自己的公眾號。”在鮑元愷看來,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極大地方便了音樂家的創作和教學工作,“拿我給國外樂團發送《炎黃風情》的譜子來說,最早要花幾百元復印帶過去,后來改成了寄送軟盤,再后來是發電子郵件,現在可以用手機網盤直接分享,時間和金錢的成本都在下降。”鮑元愷同時也指出,科技產品只是一種工具,音樂家的主觀創作絕不是可以取代的。

  對電子產品的跟進,反映出鮑元愷是一位對新生事物十分寬容的老音樂家,事實也正是如此。早在1986年,鮑元愷就為一檔電視節目創作了當時還十分罕見的電子樂器演奏的主題音樂,本次演出的星空電子交響樂團也是國內第一支電子交響樂團,以電子手風琴為主要樂器,團員由一批青年演奏家組成。在演出中,包括《炎黃風情》《輕騎兵序曲》《愛的致意》等在內的名曲,經由電子樂器演繹出了別樣的音色和音響效果,令觀眾感到耳目一新。鮑元愷告訴記者,天津在電子樂器上一向很有優勢,特別是天津音樂學院專門開設了電子手風琴專業,這放到國際上也是非常領先的,對電子樂器的前景,鮑元愷非常有信心,他說:“和傳統樂器不同的是,電子樂器的發展需要依賴科技進步,而且演奏家需要不斷適應樂器。像電子手風琴這些新樂器,雖然普及度還不高,但有著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每年新年期間,鮑元愷的《炎黃風情》就會在海峽兩岸的多座音樂廳響起,今年趕在元旦當天從廈門回到天津,除了對電子樂器的支持外,令鮑元愷欣然前來的還有他與天津說不完的緣分。鮑元愷告訴記者,他不但生在天津、長期工作在天津,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創作時期也在天津,1991年,他第一部獲得國際聲譽的作品《炎黃風情》就是從天津傳遍世界的,用他的話說,《炎黃風情》的“根”就在天津。雖然離開天津20年了,但鮑元愷一直關心著天津的發展,並不時回津,他欣慰地對記者說:“從我離開到現在,天津的高端藝術事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這既得益於文化中心、天津大劇院的建設,也離不開天津歌舞劇院、天津交響樂團、天津音樂學院的持續努力,以前的天津是市井文化為主,現今精英文化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採訪最后,鮑元愷告訴記者,他兩個月前剛剛從廈門大學退休,今后會常回天津,今年他還將與指揮家湯沐海及國家大劇院等單位舉辦紀念《炎黃風情》首演25周年的系列活動。

(來源:天津日報)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圓夢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
  2.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學…
  3.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5. 鞏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好形勢(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