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求:當下韓國華語電影市場並不景氣

2016年01月11日08: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李永求:當下韓國華語電影市場並不景氣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 (記者 魏金金)“當下,韓國華語電影市場並不景氣,要把韓國觀眾聚集在銀幕前觀看中國電影,首先還是要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其對中國電影的評價”在1月9日召開的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召開期間,韓國全球文化產業學會會長、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李永求就“中國電影進出去(韓國)”這一問題這樣談到。

韓國全球文化產業學會會長、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李永求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就當前中韓電影交流,李永求結合當前韓國電影消費市場的發展現狀談到,韓國人喜歡看電影,且願意掏錢去電影院消費電影,近年來隨著觀影人數的不斷上升,韓國電影市場隨之擴張。就每年韓國電影放映的外國影片數量而言,當前的韓國電影市場對外國影片保持著開放包容的態度。“2014年底,中韓兩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在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緊密。這對中韓電影產業而言,也是一個機會”。

  期間,李永求介紹到,華語電影進入韓國,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當時的香港電影、港台武俠小說等大眾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中國文化"的空白,豐富了韓國大眾的中國想象。這在一方面拉近了韓國大眾與"中國"的距離。伴隨1992年兩國正式建交,第五代導演吹響了中國電影進軍韓國市場的號角,如《邊走邊唱》、《秋菊打官司》、《活著》等作品開始逐漸走進韓國視野。進入21世紀后,韓國市場的華語電影格局逐漸呈現出較大的變動,香港電影風光減退,內地電影逐漸發展,台灣電影也開始在韓國暫露頭角。加入WTO后,中國電影產業在"內推外壓"下快速發展,中國國產大片頻創國內票房佳績。隨之也帶動提升了韓國地區上映的中國電影數量。與此同時,視頻網站、IPTV等數字化媒體日趨多樣,在線網絡收看中國電影的韓國受眾隨之越來越多,這在客觀上也豐富了韓國受眾影視多樣化的選擇與觀看需求。

  據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了解,一直以來,發行公司對影片銀幕的數量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李永求現場坦言,此前引進中國電影的大部分公司大都規模較小,相對零散,且沒有形成體系﹔而樂天、希杰、N.E.W.等韓國本土負責發行海外電影的公司則把精力集中在本國電影和好萊塢大片上,對中國電影的發行並未顯現出濃厚的興趣,“毋庸置疑,銀幕數和上映次數左右著票房成績,銀幕配額多,上映次數多,觀影人數也會相應增多,票房自然也會上升”。

  除此之外,播放次數與上映周期也有很大的關聯。李永求談到,韓國電影市場票房排名前十的外語電影,其上映周期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而中國電影的上映時間一般是兩周,最短1天,最長也不超過1個半月。

  相關數據顯示,盡管在韓國地區,中國電影觀影人數佔華語電影觀影人數的比重雖大,卻由少數影片左右。與此同時,當前中國電影觀影人數佔外語片觀影人數的比重極少,近3年的時間裡尚未達到1%的市場份額,佔全體電影觀影人數的比重更是少之又少,未到1%。“當下,韓國華語電影市場並不景氣,要把韓國觀眾聚集在銀幕前觀看中國電影,首先還是要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其對中國電影的評價。因此,電影的類型和內容極為重要,即用什麼樣的中國電影去打動韓國觀眾”李永求現場這樣感慨道。

  李永求強調,電影引進環節十分重要,提供什麼樣的影片供對方(韓國本土電影發行商)挑選更是關鍵所在,“名導明星大片、國際獲獎作品、中韓合拍片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影片應該是核心。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應該多給韓國觀眾提供描述當下生活的影片,豐富和完善他們腦中的中國形象”。

  在國際化傳播推廣方面,李永求表示,目前韓國視頻網站內含的中國電影資源相對欠缺,因此國內電影從業者可以嘗試VOD的方式對中國進行推廣,“如何構筑有效的流通渠道,則有待摸索”。除此之前,中國電影應該充分借助國際電影節來進行跨國影視文化的宣傳推廣,“在韓國,除了釜山國際電影節以外,還有富川國際科幻電影節、全州國際電影節、亞洲國際微電影節等眾多電影節。不妨多多參展,給韓國大眾提供更多接觸中國電影的機會”。李永求補充表示,在這個過程中,電影翻譯同樣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李永求看來,中國電影走出去,從經濟的層面來看,是推動電影產業發展壯大之舉﹔從文化的層面來看,是推廣中國文化和價值理念之舉﹔從疏通的角度來看,是增進中國與世界人民之間相互了解之舉。因此,中國電影走出去,意義深遠。

(來源:中國經濟網)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圓夢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
  2.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學…
  3. 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5. 鞏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的好形勢(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