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守護精神原鄉,莫讓老宅再“火”

王藝錠
2016年01月15日16:4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近日,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一棟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古祠堂發生火災,經四小時扑救明火方滅,殘存的已是廢墟一片。再聞珍貴古建筑被焚毀的消息,心頭不免痛惜。想起前不久黃山市祁門縣唐代古祠一本堂因失火損毀嚴重,去年重慶百年文物建筑“江全泰號”在一場大火后面目全非,前年香格裡拉有著1300年歷史的獨克宗古城毀於一旦震驚一時,重慶亞洲第一風雨廊橋化為灰燼令人扼腕。火災,已然成為了古建筑的頭號威脅。

祠堂、牌樓等古建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追溯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的“活化石”。千百年來,它們靜靜矗立,巍然地見証歲月變遷,無聲地詮釋時代文明。那一磚一瓦、一台一榭都濃縮著中華文化的精粹,蘊含著先祖們“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品格追求,“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濟世情懷,是億萬炎黃子孫的精神原鄉。

時光荏苒,如今大部分古建筑早已湮滅在了歲月裡,而留存下來的一部分,也大多老舊荒置,年久失修。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充裕和文物保護呼聲的加強,各地政府漸漸開始重視古建保護工作,保存相對完好的古建筑或被評為省市級乃至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或被開發為旅游景點供游客參觀尋訪,那些飽經滄桑、傷痕累累的古老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修繕與保護,煥發了些許新的生機。可實際上,還有太多沒被列為文物的古建筑仍在時代大潮下風雨飄搖,隨時面臨著坍塌損毀的命運,而就算被列入保護名冊也並不意味著得到了護身符,那一場場殘酷的火災便是明証。

火災頻發的背后,隱藏的是重視程度的欠缺和保護力度的不足。管理人員消防意識的淡薄,修繕團隊維護施工的疏忽,古宅用火用電的安全隱患,完備防滅火機制的缺乏以及地處偏遠道路狹窄導致的救援不便,都讓火災有了更多的可趁之機。要從源頭上杜絕火災,首先便是要加強監管。提升管理人員、修繕團隊的防火意識,建立一套完備的防滅火機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才能避免讓亡羊補牢之舉成為“常態”。

同時,民間自發保護意識的喚醒也迫在眉睫。保護古建筑也是為了給我們的子孫后代們留存一些文化歸屬感,民眾自發的力量必不可少。可通過成立地方古建筑保護志願者隊伍、籌措公益基金等舉措,吸納更多熱愛古建筑的人加入到保護隊伍當中﹔更要想方設法動員更多年輕人的力量,讓這種責任感形成代際傳遞,才能生生不息。

不能讓“保護”僅僅是一句無助的吶喊,讓“傳承”停留在一句空洞的口頭禪,要使之內化為每一個人的共識,鐫刻進每一個人的心底。在商業大潮的席卷之下,在信息技術的滲透之中,當代人更應葆有些許質朴的鄉土情懷與尋根意識,隻有溯清我們的民族文化從哪裡來,才能更好地知道未來該往哪裡去。福建龍海市東園鎮東寶村的村民們捐祖屋“眾籌”鄉愁館,浙江衢州市衢江區峽川鎮的鄉人對宗祠自發捐資予以保護的淳朴之舉都值得效仿與推廣。

習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這給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些歷經歲月洗禮的古朴和典雅,飽經風霜的厚重與滄桑,是無論多麼精致的復刻品都無法取代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了這些看得見、摸得到的文化載體,那些深邃的記憶、古老的鄉愁又將何以寄托?

歷史的洪流浩浩湯湯,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但有些東西是不該被時間湮沒的,就讓那些穿越百年風雨,在推土機的轟鳴之下得以幸存的古建筑、老祠堂、舊遺址和我們一道,靜默地呵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原鄉,虔誠地守望炎黃子孫的不盡鄉愁。 

(責編:王藝錠、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