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讓故宮裡的文物“活”起來

2017年02月25日08:4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故宮裡的文物“活”起來

  【文創人物志】

  單霽翔,1954年生於北京,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在任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期間,曾先后主持過故宮筒子河保護整治、圓明園遺址保護整治、北京皇城保護規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項目,取得了良好實施效果。2012年1月,單霽翔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4年9月,單霽翔獲得國際文物修復學會頒發的“福布斯獎”,他也是首位獲得此項國際文保界最高榮譽的華人。

  “展千年瑰寶之翅,入百姓生活。走文化精品之路,讓時代生光。他用新穎的文化創意溝通古今,讓有生命的文物翱翔,讓沉睡千年的寶藏熠熠生光。”這是文化產業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給單霽翔的頒獎詞,也是對他多年付出的生動總結。

  從1925年算起,單霽翔是故宮博物院的第6任“掌門人”。

  和歷任故宮“掌門人”一樣,單霽翔有著一種使命感,那就是讓故宮的文脈得以傳承下去。同樣的使命,卻有著不同的路徑。

  “很不幸,我是在2012年上任的。”這一年故宮參觀人數突破了1500萬人次,成為世界范圍內唯一一個年參觀人次超千萬的博物館。

  節假日,人山人海,參觀故宮隻能看見人的后腦勺。這應該是一個博物館應有的表情嗎?單霽翔在反思,並嘗試通過用數字化去傳播故宮文化,把故宮更好地展現給世人。

  在單霽翔的帶領下,故宮在數字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我們在全國的博物館裡率先把180多萬件文物藏品全部在網上公布,人們通過網上能查閱到故宮博物院任何一件藏品的信息。我們組織強大的團隊,用高清攝像手段把藏品的信息、古建筑信息攝像后放入網站和微信。故宮博物院用3年的時間建成了數字故宮社區,這個平台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最強大的一個數字平台。”單霽翔的話中滿帶自信。

  在單霽翔眼中,讓游覽故宮的觀眾受到感染和教育,才是最有價值的。“我最感動的是,那麼多人來看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年輕人。讓古老的故宮融入年輕人的生活,也是一種挑戰。”心態開放的單霽翔滿是闖勁,並把這種闖勁融入故宮文創產品開發。

  乍一聽說要設計一款名叫《皇帝的一天》的App時,單霽翔愣住了:“現在的小孩子很受寵,是家裡的‘小皇帝’。我們推這樣一款游戲,會不會更加縱容他們無法無天啊。”App一出來,單霽翔體驗之后感慨:“皇帝還真是不好當啊。5點就得起床,換裝、讀書、請安、上早朝、御門聽政,然后才是吃早飯。接下來辦公,召見大臣,批閱奏章,練武射箭……忙到下午3點半才能休閑一會兒,吃第二頓飯,一天隻吃兩頓,還不能吃飽。看樣子,這款游戲對小孩子是能起到寓教於樂作用的。”故宮適時推出“《皇帝的一天》親子體驗活動”,參與者踴躍。

  《皇帝的一天》《胤禛美人圖》《紫禁城祥瑞》3款App推出后,故宮2015年再推《韓熙載夜宴圖》和《每日故宮》手機應用、《清代皇帝服飾》iPad應用——在單霽翔的帶領下,故宮的設計師團隊以故宮藏品的文化信息為元素,迄今已開發8700多種文創產品。通過這些文創產品,人們感受到故宮變得“立體”了,更加“有血有肉”了。

  單霽翔從小在四合院裡長大,他沒想到最后自己會到“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裡來工作,四合院裡春夏秋冬季節分明,可以接地氣、望天空。當別人用“故宮掌門人”來稱呼他時,他總要糾正:“我是故宮的看門人。”

  “故宮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級的博物館。但是我們過去介紹自己的單位時經常自豪地說一些數字,其實我們今天認識到,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文物資源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故宮應該成為走近人們社會生活的一所博物館,這是一所博物館應該有的擔當和責任。”單霽翔說。

   (記者 李慧)

(責編:賀迎春、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