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宋庄不約而同換口味 京城藝市迎來"土味兒"生長

2017年04月27日07:3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京城藝市迎來“土味兒”生長

  798藝術區一家藝術館門口裝置和門楣上方裝飾都借用了剪紙元素。 本報記者 鄧偉攝

  “喲,這不是傳統剪紙嘛。798也換口味了?”長年逛798藝術區的柳明宇昨兒一大早就發現了它的細微變化。原來,最近園區內辟出了一塊名為“剪紙地圖”的區域,連一尊造型類似獅子的裝置也採用了傳統剪紙的工藝。要知道,這裡可是引領亞洲先鋒藝術潮流的地界,當一度被視作對立面的傳統藝術也涉足其中時,難免讓人有“一葉知秋”之感。

  其實,曾主打當代藝術、古玩的多處京城藝術集市的確出現了新走勢。宋庄藝術區多出了泥塑、風箏等“土裡土氣”的物件,798藝術區也在吸納剪紙、連環畫這些偏傳統的藝術形式。一直努力向西方學習的中國藝術正在向“后”轉,到傳統文化裡取經,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先鋒與“老土”不再互撕

  三十出頭的柳明宇在京城藝術圈也算是資深人士了。自打15年前從外地來京念大學起,他就瘋狂迷戀上798裡的先鋒與時尚。“一眼望去,全是頂級設計師的最新作品,也有眾多知名藝術家的新作與舊藏,逛上一圈,不用擔心與這個社會脫軌。”柳明宇每周都會在自己的豆瓣小站推薦那些值得逗留的畫廊和展覽,798的佩斯北京、尤倫斯、蜂巢,也是被他點名最多的三家畫廊。往往是一場展覽才在倫敦開幕,不出半個月,這裡就有了同款,甚至展品更為豐富。

  在他的藝術日記裡,還記錄下這樣一段軼事:某天,一位學院派的藝術家打算到798辦一場個展,作品裡借用了不少傳統典故,因為與園區的先鋒定位不符,最后被以太“老土”為由拒之門外。因此,當在798最熱鬧的地段乍看到“剪紙地圖”字樣時,柳明宇還不太敢相信這一變化。“這些年提起798,就會與觀念藝術、實驗藝術挂鉤,傳統藝術在這裡已很難有安身之地。”與柳明宇同在豆瓣某藝術小組的黃佩海,也感受到了風向的轉變。他特意走訪了園區內幾家知名畫廊,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的開年首展“被遺忘的典范:梁銓創作與瀟湘八景美學傳統”,出發點就是勾連傳統美學與當代藝術之間的脈絡﹔佩斯北京結束不久的展覽“隋建國:肉身成道”,也一改曾經的概念化表現手法,回歸創作本身。

  先鋒藝術不僅沒與曾被認為“老土”的傳統藝術互撕,而且,“土味兒”藝術的長勢還相當不錯。習慣到宋庄藝術區“淘”些小物件的王銘科就發現,泥塑、風箏這些老民俗在這裡消逝多年后,近來又悄悄回來了,“倒是那些抽象繪畫開始節節敗退。”

  “回頭看”是為了找出路

  盡管早在幾年前就由純公益藝術機構變身商業畫廊,蜂巢當代藝術中心負責人夏季風從來沒有放棄對“水墨”這一東方意象的堅守。“那些具有東方美學的藝術品,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市場和藏家追逐的焦點。”而這也給了一些曾經被逼退至邊緣的藝術家更多機會。租住在宋庄的藝術家馬升泓最近就接到了好幾場參與聯展的機會,“兩三年前,他們都覺得我的作品不夠當代性,認為太‘土’了。”二十多年前從山東藝術學院科班畢業的他,尤其擅長從中國民間故事裡找尋靈感,一本《山海經》幾乎被他翻爛了。

  無獨有偶。今年以國家隊名義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團隊,也打出了“當代藝術 非遺”的組合拳,皮影大師和刺繡傳人將首次攜手代表中國踏上世界當代藝術的最高殿堂。在策展人王剛看來,由於國內當代藝術完全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舶來品,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努力撇清與傳統文化的關聯,一味迎合西方式審美,直到近兩年當代藝術接連遭受重挫,出於另尋他路,無論是市場還是藝術家,都開始“回頭看”本土文化。

  著名藝術家顧黎明便以“借喻”為題,啟動了自己創作30年來在當代藝術本土化方面的探索,百余件作品分為“門神”“漢·馬王堆”“山水賦”“敦煌研究”“佛造像”五部分,散發出濃郁的東方美學氣息。“毋庸置疑,當代藝術的本土化,離不開對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借鑒與汲取。”在藝術評論家王海明看來,中國的當代藝術與西方不盡一致,對方是從現代藝術走過來的,而國內幾乎是直接由傳統跨進當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作品創意不夠,就過於依賴后期技術﹔還有的根本沒有明確的主題,一味追求抽象化的演變,以至陷入無人能懂的詭異之中。“現在到了認真‘回頭看’的時候了。”在他看來,當代藝術與東方藝術在美學上的相通之處,正好給了它們一次融合的機會。

  打好基礎重塑中國藝術

  對於外界質疑自己是在拿中國元素到國外作秀,擔任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的邱志杰坦言,他從來沒想過刻意回避中國元素,因為出國參展的目的就是讓人們了解當代中國藝術,“我只是想改變中國藝術講故事的方式。”

  不過,講好故事並非易事。宋庄藝術區一家畫廊新推展覽的主題就是“中國故事”,可不少人走進去依然一頭霧水,不是嫌內容老掉牙,就是覺得附會痕跡太重。“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本土化當代藝術,那它又與民間藝術有何分別?”王海明認為,“本土化”絕不是傳統民間藝術與西方藝術取向的簡單疊加,也不是當代形式加古典傳說的“民族藝術”,創作過程中要立足當代消費者的審美取向。邱志杰也承認,這次把中國的“非遺”引入當代藝術,此番代言之路並非坦途,“如果中國元素運用不當,別人會覺得你是在倒賣土特產。”

  “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介紹,即將啟幕的第12屆“藝術北京”博覽會的主題也是“本土化”,“把東方的文化傳統、精神,以現代語言加以傳播,國內藝術會迎來一番嶄新景象。”

  回歸傳統也好,講好故事也罷,在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看來,最為緊要的還是打好基礎。“現在美術界有個怪現象,動輒把個性拔得很高,其實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它決定水平。”至於如何打好基礎,他給出了自己的經驗,“我那時候以文學史為序,一個作家一個作家的代表作基本讀過了。藝術家的靈感不是憑空而來。”(記者 陳濤)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