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文化部等出台新政 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的獲得感

2017年09月14日09:54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中宣部、文化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圍繞中央關於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總體部署,加強黨對公共文化機構領導,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要求,以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美術館為重點領域,推動公共文化機構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落實法人自主權,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

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市(地)級以上規模較大、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基本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進一步健全,相關方權責更加明晰,運轉更加順暢,活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的獲得感明顯提升。

近日,文化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這一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問:《實施方案》的重點規范范圍是什麼?

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文件據此確定了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為文件重點規范范圍,考慮到政府設立的美術館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方式上與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相似,因此將美術館也納入了重點規范范圍。同時文件規定,紀念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可參照執行。

問: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有什麼意義?

答: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根本目的是通過進一步理順政府、市場、文化機構之間的關系,實現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政府改革目標。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有利於擴大公共文化機構決策和監督的參與范圍,更好地實現公益目標﹔有利於激發公共文化機構內部活力,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效能。

從公共文化機構的實際來看,推進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一是可以更好地貫徹落實黨委、政府關於公共文化建設的決策部署﹔二是通過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擴大了監督、評價、決策范圍,有助於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更好實現公益目標﹔三是通過進一步強化公共文化機構的法人地位,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其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激發內部活力﹔四是可以促進公共文化機構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完善供需對接機制,提供更多符合群眾需求的精准服務。

問:《實施方案》中配套措施的主要考慮和政策依據是什麼?

答:文件起草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在對前期試點進行系統總結,深入各地調查研究、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對文件框架進行了反復討論和修改。文件不僅重點規定了推進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也針對試點發現的問題,根據國家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經有關部門反復溝通協商,從落實人事管理自主權、擴大收入分配自主權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賦予公共文化機構法人充分的自主權,增強文化機構深入推進改革的活力和積極性。這些配套措施對接了《民法總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若干意見的通知》等相關既有法律和政策。

問: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與加強黨的建設是什麼關系?

答:公共文化機構是我國重要的意識形態陣地。加強黨的建設是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重要保証。文件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提出了更有操作性的指導意見。如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配備方式﹔凡涉及公共文化機構改革發展穩定和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事項,黨組織必須參與討論研究,理事會作出決定前,應征得黨組織同意等。文件提出的這些措施,把中央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中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落到了實處。

問: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具體推進是如何部署的?

答: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不是一項單純的業務工作,而是涉及公共文化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的系統工程。國內外的經驗都已經証明,法人治理結構建設需要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文化工作基礎和不同公共文化機構的功能、特點、規模相適應。因此,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實現方式要堅持因地制宜,文件提出要立足實際、分類指導,避免“一刀切”。

文件提出了2020年前分兩個階段實施的工作步驟,2017-2018年,主要由國家級和省級公共文化機構先行試點,有條件和積極性的市(地),也可以結合實際進行試點探索,已經開展試點的繼續探索實踐,體現了影響大、基礎好的公共文化機構先行先試、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到2020年,市(地)級以上規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美術館等基本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我國用不太長的時間完成主要公共文化機構建立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任務。為確保文件落地,文件要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加強協調配合,落實責任分工,把握工作節奏,做好新舊體制的過渡、銜接和轉換,積極穩妥推進。文件要求建立強有力的咨詢指導、督促檢查、宣傳推廣機制,是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外部動力,為創造良好的深化改革社會環境提供了保障。

(責編:湯詩瑤、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