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國家博物館舉辦“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

2018年06月11日13:0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 “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6月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本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共同舉辦,匯集展出國內外38家博物館的文物珍品,其中意大利21家博物館、國內17 家博物館,共200余件(套)文物,是近年來國際博物館與國內博物館合作中數量最多、文物最豐富的展覽之一,充分體現了國際和國內博物館在新時代更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協力譜寫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新篇章。

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央美術學院李軍教授共同策劃此次展覽,結合近年來對於“絲綢之路”研究的大量史料和學術成果,以中西文物對比展示的全新視角向中國觀眾再次呈現“絲綢之路”這一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要道的歷史。展覽探討問題的角度,不僅從以往西方藝術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入手,更是從一個特殊的視角審視中國藝術對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

為完整呈現“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影響,“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對參展文物進行了精心挑選,其中既有中國在“絲綢之路”中的見証物,也有受到中國元素影響的西方物品,例如,中國和意大利在航海中使用的羅盤、針碗、航海圖和船隻模型﹔青銅器、瓷器、玻璃器皿以及充滿西域風格的唐代陶俑等。展覽也通過意大利早期的文獻如《馬可·波羅游記》、《通商指南》、《世界地圖》等反映早期意大利旅行家和傳教士對於中西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展覽還包括了中意兩國眾多博物館的珍寶,有龐貝遺址發掘的經典壁畫《花神芙羅拉》、喬托的名作《聖史蒂芬》、公元15世紀的《聖母加冕圖》和《三王來拜》等﹔有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黃公望《溪山雨意圖》、倪瓚《水竹居圖》、任仁發《飲飼圖》等﹔還有國內16家重要博物館的頂級文物,包括故宮博物院的《宋人耕獲圖》、任仁發《張果老見明皇圖卷》、任賢佐《三駿圖》,首都博物館的“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新會博物館的《新會木美人》等。這些珍貴的文物充分地見証了歷史上東西方之間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人民意願和時代發展主流。

本展覽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為“大漠之舟”。“絲綢之路”這條連接著中國與歐洲的古代貿易要道,猶如沙海上的行舟,把西東兩大文明聯系在一起。千百年來,這兩個代表古代文明最高成就的偉大古國,從對彼此茫茫然一無所知,到偶然、零星地跨越千山萬水相遇,在青銅、玻璃、絲綢等遺存上,留下了彼此交流的痕跡。本單元分別以“別樣的青銅”、“玻璃的流傳”、“遠去的駝鈴”、“女神的姿態”四個小節體現出“絲綢之路”早期貿易的豐碩果實,通過對比意大利和中國出土的青銅器、玻璃珠飾和絲綢等多種材質的文物,揭示兩國文化在十幾個世紀間的互相影響。

第二單元以“跨越七海”為題,體現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和羅盤在傳播到歐洲之后,不僅極大地促進了歐洲航海的發展,也開啟了海上的“絲綢之路”,打開了通向富庶的東方世界的大門。第一小節“指南針與海圖”,用實物展現了這些發明成果對東西方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性﹔第二節“記憶的重現”,用出水的沉船殘骸,以及水下考古發掘的大量沉船瓷器、金銀器等貨物,再次見証了昔年繁盛熙攘的海上貿易。通過像馬可·波羅這樣的旅行家,西方對於東方的認識也從“尋找伊甸園”的想象變成更豐富精彩的現實,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從“四海”擴大到了“七海”。

第三單元“帝國剪影”,從馬可·波羅這樣旅行者的視角,再現大蒙古國首都“大都”的輝煌。在歐洲東行者的眼中,帝都壯麗的建筑、美麗的陶瓷、動人的書畫和工藝品,以及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豐富多彩,如旭日東升時的七色霓虹般絢麗。此單元以“王朝面孔”、“七色霓虹”、“天馬的足跡”和“馬可·波羅的行囊”,敘述了以《馬可·波羅游記》為代表的行旅者的所見所聞,從這些往來於歐亞大陸兩端的商人、傳教士和外交使節留下的各種史料中,勾畫出一個真實的東方國度,也體現出這些早期文化使者的重要作用。

第四單元“鳳凰西行”,講述了這些東游者們返鄉的行囊中所裝載的商品、禮物。這些隨著馬可·波羅們的行囊遠赴西方的東方物品,在意大利發生了什麼作用?本單元以“青花變奏”、“蓮枝交纏”、“鳳凰之旅”,分別從中國的瓷器藝術、蓮花紋飾、鳳凰圖案和器物,共同呈現東方的圖案、工藝與時尚在歐洲引起“水花和漣漪”。

第五單元以“絲綢之夢”為題。東方的絲綢是西方人孜孜以求的商品,上至教皇,下至畫師均對東方絲綢耳熟能詳。絲綢成為教皇的收藏,更是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們筆下的母題,無論是絲綢紋飾,還是絲綢作為補子的用途,都引起了西方人的紛紛效仿。本單元以“奇異的動物”、“熟悉的圖案”和“移動的風景”為子題,展示中國的絲綢和卷軸畫對西方服飾紋樣和繪畫藝術的影響。

第六單元“世界交融”。文化的交往是雙向的,中國的文化同樣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本單元將探索中西文化交往在中國本土留下的物質與文化藝術的痕跡,以及這些痕跡對中國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本單元分為“聖母與觀音”、“十字蓮花”、“西學東漸”三部分,用中西圖像符號對比的形式,反映中國文化藝術中的西方元素。

這次展覽不僅是對“絲綢之路”作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紐帶的展示,也讓觀眾感悟到人類平等交往、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的重要性。我們期望通過以具有說服力的視覺比較展示形式,追溯中西文化交流之濫觴,希望公眾參與進來,在新時代為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人類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做出努力。

本次展覽將展到8月19日。(時宏強)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