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沖著一班好演員,老舍戲劇節看定了 

2018年09月06日16:25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9月7日(周五),第二屆老舍戲劇節將亮相首都舞台,共有來自中外的11部經典劇目上演。

老舍先生是北京閃耀的文化符號。老舍戲劇節為老舍而設,是致敬,也是懷念。不僅是因為老舍先生對中國現代話劇的巨大貢獻,更是因為老舍先生作品所展現的文學風貌和孕育的文學精神。

各位小伙伴們,9月7日—10月27日,鎖定第二屆老舍戲劇節,歡迎圍觀!

致敬老舍單元

一部話劇和一部戲曲

《老舍趕集》拉開展演序幕

對經典的致敬和解構,是當下戲劇文化發展國際化狀態下的大勢所趨,也是老舍戲劇節的藝術命題。第二屆老舍戲劇節“致敬老舍單元”包括了一部話劇和一部戲曲作品。

開幕大戲《老舍趕集》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六部短篇小說,六篇小說各自獨立。“老舍改編專業戶”方旭一如既往地謹尊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以幽默作為整體風格,愛情、生活、家庭成為《老舍趕集》的集中主題,雖是六則,但卻不鬆散,主題貫通。

話劇《老舍趕集》是著名戲劇人方旭繼《我這一輩子》《貓城記》《離婚》《二馬》之后,第五次改編並導演老舍的作品,也是方旭首次將老舍的短篇小說改編並搬上戲劇舞台。

《老舍趕集》由老舍先生的子女舒乙、舒濟擔任文學顧問,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擔任藝術顧問,由關紀新擔任劇本策劃,方旭、陳慶、郭奕雯聯合編劇,方旭一人身兼導演、編劇、主演三職。

《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是辛辣筆調寫就的民國觀戲守則﹔

《創造病》講述了九十年前一對小夫妻的“月光”生活﹔

《犧牲》講述了1930年代海歸博士對美國精神的神向往之和對愛情的假意犧牲﹔

《黑白李》描繪了黑李、白李兄弟二人間對於愛的爭奪與奉獻﹔

《鄰居們》刻畫了明先生、明太太,和宋先生、宋太太兩對夫婦間的生活瑣事及由此引發的生活喜劇﹔

《我的理想家庭》則直陳“希望一切無奈落去,希望一切理想成真”的美好願望。

這些由老舍先生在1930年代創作的作品,至今仍有強烈的現實意味。雖然彼此獨立,但六則短篇中傳達出相似的精神內核:我們應當如何處理自身與現實的關系,又應當如何對面對與追求理想生活。在九十年后將這些作品搬上戲劇舞台,不僅將以一種當代視角重新洞察中國式理想生活,更將用一種幽默的方式,為當代觀眾帶來普適的人生思考。

《翦氏夫人》演繹潺潺懷念

除此之外,本屆老舍戲劇節還將上演一部戲曲作品——北京市曲劇團精心打造的大型北京曲劇原創史詩劇《翦氏夫人》,該劇以朱元璋初建大明為背景,聚焦其義女吐葉公主(翦氏夫人)漢維通婚的心路歷程,闡釋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題。

北京曲劇,一個因為老舍而得名的劇種。

20世紀50年代初,剛從美國回來不久的老舍在北京看到了“大眾游藝社”藝人們的表演,他為這個有著“最純正的北京聲音”的傳統曲藝戲曲表演提供了各種建議,並建議其命名為“曲劇”。北京曲劇由此在北京誕生,而劇種歷史上的第一個劇目《柳樹井》,劇作者正是老舍。

這一次北京曲劇演出原創史詩劇《翦氏夫人》,也是對老舍的一次懷念和致敬。

文學劇場單元

兩地人藝、名團出動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說起老舍怎麼能沒有北京人藝呢?今年北京人藝共有兩部戲參加老舍戲劇節,雖然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但能夠看到先生的精氣神兒在人藝的傳承。

《天下第一樓》由獲得多個業內文學獎的中國當代著名劇作家何冀平編劇,她也是剛剛上演的電影《邪不壓正》的編劇。劇中以烤鴨店“福聚德”名噪京華的故事講述“人道京師美饌,誰解苦辣酸甜”的辛酸歷程。

“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隻三間老屋,時宜明月時宜風。”這一經典的對聯一直被北京人藝老觀眾們所津津樂道,而這一段正是出自經典作品《天下第一樓》。1988年首演至今,這部作品歷經了30年。

從譚宗堯、林連昆、呂中,到后來的楊立新、王長立、岳秀清,再到如今新人劉輝、郭奕君的加入,《天下第一樓》裡走出了一代代演員,可謂是“鐵打的經典,流水的兵。”

北京人藝帶來的另一部作品是青年演員挑大梁、當代劇作家郭啟宏編劇的《天之驕子》。

講述了曹操、曹丕、曹植之間的故事,此次演出的是青年演員主演的復排版本,在劇情內涵上做出了更加多元的探討。復排后的版本在探討人生定位上做出了更加多元的嘗試和探討,足以讓人耳目一新。

香港話劇團

首屆老舍戲劇節上演的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來自香港話劇團的話劇《金鎖記》出演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今年,香港話劇團將帶來頗具中國詩意文本的話劇《親愛的,胡雪岩》,亮相本屆戲劇節的是復排的新劇本、新演員和新設計,將以更精煉的舞台語言呈現胡雪岩的傳奇一生。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

陝西人民藝術劇院叩擊靈魂的現實主義話劇《平凡的世界》來助力,該劇根據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路遙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同樣是一部文學基礎深厚的戲劇新作。

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三家人的命運為中心,描繪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再一次打開了改革開放的農村生活畫卷。

另外,本著扶持新銳青年戲劇人才的目的,本屆老舍戲劇節在“小劇場單元”納入了兩部由銳意進取的青年戲劇人的作品。來自武漢江湖戲班劇團的《吶 》將帶著魯迅先生的文學精神與當代青年的社會思考首次來到北京,用僅剩的孤勇沖破麻痺的沉疴,叫醒沉浸而神傷的夢。

青年導演張肖的《認真的重要性》則把英倫文豪王爾德筆下的兩個精神貴族放在列儂的搖滾音樂時空裡對望。

以上兩部作品是新一代戲劇導演審視當下,重新思考經典的一次全新嘗試,同時,也是戲劇節鼓勵獨立戲劇探索的胸襟體現。

國際單元

諾貝爾文學作品

“國際單元”中有三部作品,每一部劇作背后都有一位偉大的作家,值得關注。

《酗酒者莫非》

將於戲劇節期間首次登陸北京舞台的《酗酒者莫非》算是一個混血兒,由歐洲戲劇巨匠克裡斯蒂安·陸帕導演執導,但是根據著名作家史鐵生先生的《關於一部以電影做舞台背景的戲劇之設想》改編,演員也是中西交雜。

陸帕在這部戲中以歐洲當代文學劇場的理念方法,創造出了影像和心理時空的奇妙結合,訓練出了脫胎換骨的中國演員。

《圍城狀態》

巴黎城市劇院首次重磅訪華演出《圍城狀態》,這是加繆在《鼠疫》出版第二年后創作的作品,主人公也叫“鼠疫”。

在劇作的前言中,加繆寫道:“該劇並非一部傳統結構的戲劇,而是從抒情獨白、啞劇、對白、滑稽劇、合唱到集體戲劇的一場融合所有戲劇性表達形式的演出。

《日瓦戈醫生》

聖彼得堡科米薩爾日芙斯卡婭模范劇院帶來的《日瓦戈醫生》,這麼經典的作品不用過多介紹。

這部作品根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蘇聯作家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作家自己也表示“想在其中提供出最近45年間俄羅斯的歷史映像。作品將表達對於藝術、對於福音書、對於在歷史之中的人的生活以及許多其他問題的看法。”

小說曾引起蘇聯和世界文壇數十年的激烈爭論,被稱為“開啟俄國文化寶庫和知識分子心扉的專門鑰匙”。

更難得的是,面對這樣的巨著,導演的設計克制而簡約,從紛繁復雜的小說人物中選取了 12 個人物作為主要角色,使用最少的舞台設備,最大程度地傳遞出深刻偉大的精神要義。

除了以上來自中外的11部展演劇目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屆老舍戲劇節精心策劃的《老舍點戲》主題展覽令人眼前一亮,展覽內容包括20世紀50年代戲改期間老舍先生親筆擬出的68出京劇劇目提綱的手稿中的經典作品,以及55位當代知名畫家的戲畫作品。展現了老舍先生對戲曲戲劇文學的熱愛,給人以美的享受。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蔣波、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