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家鄉茶(半日閑譚)

黑  陶

2019年04月20日04: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茶,這天地間的自然精華,滋潤著我,讓我每天和家鄉之間,有了潛在的、緊密的聯結。

     

  家鄉宜興,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自古產茶。小時候對茶並沒太注意,口渴了,有什麼就喝什麼。現在回想起來,天熱季節,家裡總是用父親所在的陶瓷廠生產的醬色釉大罐頭泡茶,有大麥茶,有牛筋草茶,更多更平常的,是宜興地產粗紅茶。一大罐頭的茶,放在長台上,誰渴了就用搪瓷茶缸舀了喝。

  天氣轉涼,家裡也會用茶壺泡茶。記得常用的,是一把傳統的牛蓋洋桶壺,銅絲壺把已經被磨得細膩光亮。這把壺是著名制壺人朱可心做的。那時從東坡書院附近的家裡,走去丁蜀中學上學,在紅陽大橋西堍,每天要經過朱可心老人的家門口。這把牛蓋洋桶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不慎被一位親戚打碎。碎了也就碎了,家人並不特別惋惜,只是后來還有販壺商人上門,來詢問這把壺的消息。除了這把牛蓋洋桶壺,印象中家裡還用過一把很大的壽星壺,可以灌進去大半熱水瓶的開水。有客人到家,有時也不用茶壺,直接將茶葉放進一隻隻杯子裡泡。這種杯子是丁山青瓷廠生產的,有蓋,杯色淡青,溫潤如玉。

  童年少年生活在陶瓷生產區,左鄰右舍以及熟悉或陌生的路人,常見手裡拎著茶壺者。陶瓷工人出汗多,體力消耗大,隨身帶著茶壺喝茶往往是普遍習慣,而且是隻喝紅茶,不喝綠茶。丁蜀鎮上的陶瓷工廠,幾乎每家都有一個大浴室,那時候去工廠浴室洗澡,總能見到洗好澡的陶工,愜意地對著壺嘴呷上一口熱茶。兒時鎮上茶館多,黎明時分的茶館特別熱鬧,人聲鼎沸,茶香繚繞。

  之后年歲漸長,對茶開始有了感覺,慢慢知道中國茶的好處,慢慢喜歡上茶。

  中國南方有眾多名茶產區,因著對茶的喜愛,我到過一些茶區,有的確實印象很深。

  像雲南的普洱茶區。當地朋友攜帶了蒸熟的糯米飯團,陪我們在哀牢山的原始叢林中整整攀爬了半天,最后在海拔兩千余米處,瞻仰到一棵年歲悠久的野生古茶樹。這棵茶樹,“樹齡兩千七百年,樹高二十五點六米,樹干胸圍二點八二米”。此樹周圍,散生著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眼前的這棵茶樹,枝葉滋潤碧綠,神情遺世獨立。我須用勁仰頭,才能看清它的冠頂。

  像安徽的祁門茶區。有一年春天,為尋訪明代戲劇家鄭之珍遺跡,為著祁門的茶,我曾獨自深入過祁門。鄭之珍是祁門縣渚口鄉清溪村人,在清溪村一位叫鄭懷懷的年輕人帶領下,我找到密林中的鄭之珍墓,還喝到懷懷家新做好的祁門茶。

  還有江西福建交界處的武夷茶區。江西鉛山縣的河口鎮,為古代一處大碼頭。此地出產一種紅茶,人稱“河紅”,在友人處喝到,有特別的味道。

  ……

  中國的好茶名茶實在太多,不過到最后,我還是覺得家鄉宜興的紅茶好喝,那種特有的回甘滋味,特別與我相契——這是家鄉茶的品質使然,還是有情感性的因素存在,自己也不得而知。也許正由於此,當我讀到徐秀棠老師《我愛宜興紅茶》中的這段時,有特別會心的感覺——“說起來也怪,有事忙忘記吃茶,會感覺頭有點暈,不舒服,隻要把紅茶一喝就有明顯的好轉……覺得宜興紅茶暖胃,所以喝宜興紅茶就常態化了。”

  在家鄉,有幾位鄉賢本著對宜興茶的熱愛,自覺承擔起一份責任,發起成立宜興茶文化促進會,利用一切機會,大力向外推廣宜興茶,其誠感人。因為他們的緣故,我有幸認識若干致力於宜興茶栽培、制作的茶人。其中,無錫市茶葉研究所的許群峰先生,可算是宜興茶人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做的“丹凝”宜興紅茶,茶味醇正,湯色明亮澄紅,喝了真是讓人難忘!

  那天,在群峰先生的山麓工作室,一窗綠色山雨的背景下,邊喝茶,邊聽他談茶,真是極大享受。其間,有兩個細節觸動了我。一個細節是物:在他巨大的茶桌上,有幾枚碩大碧綠的新鮮野茶葉,群峰先生介紹,這是剛從江浙交界處的山路邊順手採來的。這幾葉鮮茶,聞上去,有著既濃郁又清新的蘭花香。另一個細節是話:他特別介紹了宜興採茶時的“提採”手法,用這種手法採茶,可以小心呵護被採的每片茶葉,做到不傷茶葉——“一片鮮茶葉,如果被折疊,有折痕,就受傷了。用這樣的鮮茶葉做出來的茶,肯定就不好喝了。”這句看似朴實的話語,深深震撼了我。

  由許群峰先生的這句話,我聯想到當代紫砂大家顧景舟教導徒弟打泥片時的要求:“此后每日敲打上千枚泥片練習基本功。按先生要求十三下拍平泥片,多打則泥門被打散,少打則泥門還未‘醒’。疊成一尺高,以弓割之,均要每片一樣二點五毫米厚,中間稍厚邊緣稍薄,先生曰‘磨刀不誤砍柴工’……”

  生活、工作在外地,現在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燒開水,泡家鄉宜興的茶。茶,這天地間的自然精華,滋潤著我,讓我每天和家鄉之間,有了潛在的、如此緊密的聯結。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0日 08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