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讀鄭傳寅著《中國戲曲》:深入淺出地闡釋優秀傳統文化

2019年05月15日08:39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安 葵

前兩年,鄭傳寅教授主持編寫了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戲曲史》,獲得廣泛好評,並已增訂再版。現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鄭傳寅先生帶有普及性質的學術著作《中國戲曲》。我感到這部書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很重要的社會效益。

對於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廣大青年來說,學習中國戲曲從而熱愛中國民族藝術是非常必要的。如鄭教授所說:“中國戲曲不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碩果,也是當代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學習中國戲曲史是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藝術鑒賞力和提升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

然而,由於中國古代戲曲作品和文獻多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現在一般青年讀者閱讀起來有些困難﹔另外由於現在的社會環境流行文化盛行,青年人也不大到劇場裡觀看戲曲,所以如何讓他們了解戲曲、熟悉戲曲並進而熱愛戲曲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這需要學者專家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這部書是這種努力的一個可喜成果。

初讀此書,我認為它具有顯著特點:

作者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和論述中國戲曲。這就是站在熱愛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並努力促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立場來觀察中國戲曲,努力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各種歷史資料,堅持實事求是的學術原則。

關於中國戲曲的歷史及理論,關於戲曲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前人已有很多論述,有的眾說紛紜,爭論很大。本書對於各種不同意見多予以臚列,然后從容淡定、有理有據地談出自己的觀點。這體現出一種優良的學風。本書對古代戲曲和當代戲曲的評價都力求全面公正。比如古代戲曲,人們常說“十部傳奇九相思”,書中指出,這一說法並不十分准確。書中一一列舉傳奇劇本的內容,說明很多作品不以描寫男女戀情為主,而是通過主人公婚姻愛情的波折表現歷史風雲和家國情懷。再如對20世紀50年代的戲曲改革本書進行了具體分析,對其必要性和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這對於有的史論著作存在的對歷史“碎片化”的現象是必要的反駁。當然不能認為本書的觀點都是十全十美的,對事物的真理性的認識隻有在不斷探索和討論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實現。

作者在對中外戲劇進行比較中論述中國戲曲的歷史及其藝術特點,指出中國戲曲具有不同於西方的自己的美學風格,這一點非常重要。20世紀以來,中國學界對外國的戲劇理論介紹較多,人們接受得也比較普遍,因此常常拿外國的戲劇理論,如關於悲劇、喜劇的標准,關於舞台真實性的要求等來衡量中國戲曲,這樣就看不到中國戲曲的長處。本書分“發展歷程”“藝術形態”“名家名作”三編,“既矚目戲曲輝煌的過往,也審視戲曲保護振興的當下﹔既關注戲曲文學創作,也矚目戲曲舞台呈現”,這與隻著重古代戲曲和戲曲文學而對當代戲曲及舞台藝術缺少論述的一般文學史有明顯不同。本書指出中國戲曲經千百年來的流傳而沒有間斷,與時俱進,充滿活力,為世界各古老戲劇所獨有﹔指出中國各地域、各民族戲曲並存,文人戲劇與民間戲劇相輔相成,匯成了雅俗共賞、百花齊放的絢麗畫卷﹔指出中國戲曲植根於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心理,悲喜相乘,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指出中國戲曲與世界各國交流互鑒,並對世界戲劇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等等,這就可使讀者對中國戲曲有更全面的了解。

清代桐城派提出學術著作應是義理、辭章、考據三者兼具。我認為這部書在這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要求。在中國古代劇論中,名詞、概念的含義常常比較模糊,本書適當地吸收借鑒了西方現代的研究方法,對一些名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盡可能做出較清晰的界定,這對青年讀者進一步理解戲曲是有好處的。本書的詞章優美曉暢,如對作品劇情的介紹簡明扼要又形象生動,對演員表演的介紹既有專業術語又使一般讀者能夠理解。在考據上作者嚴肅認真地下了功夫,而論述出來又不顯繁瑣艱深。這也就形成了本書的第三個特點: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戲曲藝術是綜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多種藝術的因素而形成的,凝聚了無數代藝術家和群眾的智慧,確實堪稱博大精深。要講清它的道理,深入不易,淺出更難。比如戲曲音樂的曲牌、板式等問題,人們不深入了解還會產生誤解,如認為多個劇目用相同的曲牌和板式就是模式化的,本書對這類問題都解釋的很透徹。

我認為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戲曲》這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一個具體行動,因此應該給予點贊。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