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更舒適 品種更多元 活動更豐富

走!到新華書店泡上一天(解碼·文化市場新觀察)

本報記者  張  賀

2019年06月13日05: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市民在合肥三孝口24小時新華書店裡看書。
  王從啟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新華書店變了。曾經給人留下布局死板、服務單一等刻板印象,如今變身“最美書店”,讀者評價“泡上一天都不願意走,絕對顛覆認知。”

  變的不只是環境,更是內涵。從傳統的閱讀空間到各具特色、活動豐富的文化綜合體,透過變化,能看到老牌書店的創新與嘗試,也能看到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消費的水漲船高。

  

  海南省萬寧市石梅灣,有家書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書店距離大海僅50米,讀者可以吹著海風、聽著濤聲,沉浸於書香之中。自2017年1月開業以來,這家鳳凰九裡書屋已經成為石梅灣旅游度假區的網紅景點。

  上海的一座購物中心裡,一處“光的空間”令人驚艷。在這個集書店與美術館於一體的新型書店裡,鏤空書架產生透視般的效果,閱讀與展示空間錯落有致,自2017年12月開業以來日均客流3300人次以上,周末平均人流量為7000人次左右。

  北京市西城區虎坊橋永安路附近,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標准計量書店華麗變身。通透的落地窗、富有文藝氣息的裝飾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

  3家書店相距數千公裡,卻有著同樣的基因——出自各地新華發行系統之手。

  轉型升級,既滿足需求又創造需求

  在許多讀者的印象中,新華書店往往裝修質朴,圖書擺放得規規矩矩甚至有點死板,除了賣書和文具,幾乎沒有其他服務。

  這樣的刻板印象是有原因的。面對網絡書店的強烈沖擊,實體書店的日子普遍不好過,新華書店也難以獨善其身。全國1萬多家新華書店,不少門店或是縮減圖書營業面積,或是把門面出租給其他業態。與此同時,民營實體書店在陣痛中積極轉型,西西弗、鐘書閣等民營連鎖書店布點全國,有的書店已經成為當地的網紅景點。相比之下,新華書店的動作就顯得遲緩了。

  “單一的圖書銷售功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下讀者對書店的需求,新華書店必須轉型升級,這也是我們打造‘最美書店’的初衷。”北京發行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龍曉雯說。北發集團旗下的新華書店永安路店、甘家口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等中小型書店率先轉型。永安路店開辟“靜謐書房”閱讀專區、“夢幻童年”兒童閱讀專區、“求知屋”學生讀者自習專區和多元文創產品專區等多個區域,精心甄選圖書,為讀者創建優質閱讀體驗空間。

  提升后的書店環境也有效促進了圖書銷售,增強了對讀者的黏性。上海新華發行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李爽說:“許多人會覺得,在這樣優雅舒適的書店裡逛了半天,不買一本書帶走,就算白來了。”截至2018年10月底,開業不足一年的“光的空間”新華書店聚攏了很高的人氣,銷售圖書超12萬冊,舉辦各類文化閱讀活動60多場,服務讀者逾70萬人次。而這些新華系統的“最美書店”也極大顛覆了讀者的印象。一位讀者這樣評價“光的空間”:“很舒服,泡上一天都不願意走,絕對顛覆大家對新華書店的認知。”

  留住讀者,靠優美環境更靠文化體驗

  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許多讀者驚訝地發現這裡竟然有一座圖書館。2018年7月,王府井新華書店開始和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合作。讀者隻需憑借閱証,就可以自主挑選喜歡的圖書,選好的書可以由圖書館當場採購收入館藏,讀者隨后就可以免費把新書借回家。“你讀書,我買單”的方式極大便利了讀者。

  龍曉雯發現,許多讀者把新華書店當成了櫥窗,在這裡邊逛邊拍書的封面,然后去網上下單。“和網絡書店拼折扣,實體書店肯定拼不過。我們要想辦法把讀者留住,靠什麼呢?我認為要靠我們的服務和提供的體驗。”龍曉雯說,“最美書店”當然要環境優美舒適,但這還遠遠不夠,書店的美應更多體現在內涵上,比如內容的導向、圖書的品質、承載的功能、活動的效果等,其檢驗標准是能否為讀者帶來豐富知識、愉悅身心的文化體驗。“重要的是體驗,是必須到書店裡來才能體驗到的那種,我想這才是‘最美書店’和以往新華書店的根本區別。”龍曉雯說。

  於是,在新華書店系統的“最美書店”裡出現了讀者休息區、咖啡館、舞台、朗讀亭,新華書店正在變成以體驗為主的文化綜合體。

  對海南鳳凰九裡書屋而言,留住讀者的挑戰更大。“這裡的購書者以游客為主,帶有極為明顯的季節性,因此我們必須挖掘本地資源,讓更多的本地讀者走進書店。”店長陳潤崛說。在石梅灣購房的業主中有1/3來自北京,其中不少是學有專長的人,為什麼不借助這支力量,為當地的文化建設出把力?於是,鳳凰九裡書屋推出“最美守望者”活動,入選的“守望者”舉辦了一場公益講座,反響特別熱烈,一些外地讀者甚至拖著拉杆箱來參加熱門講座。還有一次書店舉辦一場民謠音樂分享會,原本預計隻會來幾十人,沒想到演出當天來了上千人,裡裡外外把書店圍滿。陳潤崛說,當時既緊張又感動,“小城市也有文化需求。”截至目前,鳳凰九裡書屋已開展文化活動222場次,吸引游客讀者達20萬人次。

  雖然是工作日,但一大早,光的空間·明珠美術館裡便有不少參觀者。李爽說,書店與美術館共生,可以拓展閱讀的領域,吸引更多讀者。不到一年的時間,美術館帶來的觀展人數超過10萬次,累計舉辦80多場文化活動。“我們書店以思想、文化、藝術為選書重點,最初有同事質疑這樣太小眾,但我覺得,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小眾也是大眾。”李爽說,定位准確對於書店的經營有明確的指導性。為此,“光的空間”書店攜手專業科技團隊,自主研發了一套大數據選書系統,從數以百萬計的海量圖書中依靠算法篩選優質圖書,還自主開發了基於人臉識別的“心情遇書”,根據年齡、性別、情緒等向讀者薦書。

  繼續探索,人才不足、機制不活等仍是困擾

  “最美書店”的大批涌現表明各地新華書店的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實體書店整體仍處於艱難的探索之中,新華書店的改革發展同樣如此。

  人才不足、資金短缺、機制不活等問題依然是困擾。“對於新華書店而言,最大的挑戰是人才,沒有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很多工作就做不下去。”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說,上海新華書店系統30歲以下的年輕人隻佔全體員工的1/3。

  此外,新華連鎖在上海有90多家新華書店,目前僅僅改造了其中的幾家,離讀者的需求還有很大距離。龍曉雯希望,能把更多的新華書店改造成“最美書店”,但這樣一來,資金的壓力很大,“我們希望政府對實體書店的扶持能加大力度,能更加精准。”目前政府每年扶持實體書店的資金主要用於補貼書店的房租等費用,而新華書店的物業大都是自有的,因此所能獲得的補貼很有限。

  新華書店這個品牌有著沉甸甸的含金量,承載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凝聚著深厚的文化感情。“今天的新華書店不是單純的商業設施,還承擔了很多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這是新華書店的紅色基因決定的,不管面臨什麼困難,堅持服務讀者,傳播先進文化,這一點是不會變的。”龍曉雯說,今天的新華書店經營者將倍加珍惜這個品牌,把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3日 12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