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網格本”歸來:用文學經典滋養時代精神

2019年07月15日08:0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格本”歸來:用文學經典滋養時代精神

《巴黎聖母院》《浮士德》《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格列佛游記》……這些影響幾代中國人的世界文學經典,將再次與讀者見面。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啟動了“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的編纂工作,朱光潛、馮至、錢鐘書、卞之琳、楊憲益、李健吾、金克木等文學巨擘都曾擔任該叢書編委。這一新中國首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因其素雅的網格封面而被稱為“網格本”。

一甲子后,新版“網格本”再度亮相。外國文學研究專家、翻譯家、作家、讀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証這套凝聚了幾代人心血、飽含著幾代人回憶的叢書“歸來”。

重溫經典:感受胸懷自信、理想浪漫

“我知道大家都是為了‘網格本’而來。這套書我們從1956年開始做,一直做到2001年,前前后后做了45年。”日前,在新版首發式上,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開門見山。

業界認為,“外國文學名著叢書”作品之多、質量之精、跨度之大,為中國外國文學出版史之最,體現了外國文學研究、翻譯和出版的最高水平。

人民文學出版社老編輯張福生手上保留著一份當年的出版規劃草案。本著“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原則,叢書幾乎囊括了東西方各民族自古代、中世紀至近現代思想藝術的杰作,涵蓋了史詩、詩歌、戲劇、小說等各種體裁,集外國文學精華之大成。

“它的出現,代表著中華民族擁抱世界的胸懷和自信,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理想主義和浪漫精神。”張福生說。

問世以來,“網格本”受到幾代讀者喜愛。因出版年代久遠,許多圖書在市場上已難見蹤影,稀缺品種更是一書難求。應廣大讀者呼聲,“網格本”重裝歸來。

致敬“驛馬”:皓首窮經鑄經典

普希金說:“譯者是文明的驛馬。”為中國讀者送來世界文學瑰寶的,是一批默默耕耘、孜孜以求的翻譯家。

作為“契訶夫在中國最好的代言人”,汝龍曾將契訶夫一生著述翻譯了兩遍。“開始是從英文轉譯,他覺得距離原著較遠,為了對得起讀者,又花了幾年時間自學俄語,將契訶夫700多萬字的作品從頭翻譯了一遍,並且此后反復修改。”大師兒子汝企和講述。

張福生回憶:“我初到出版社時,看到綠原先生責編的《拉奧孔》一書原樣,發現上面的譯文被修改過的地方很多,有的注釋長達半頁。”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這本《拉奧孔》,是美學大家朱光潛翻譯的。“令我驚訝的是,像朱先生這樣的大家,譯稿竟也被改得這樣多。”

皓首窮經、苦心孤詣,終將歲月鑄經典。

91歲高齡的翻譯家王智量看到新版“網格本”難掩激動:“似曾相識燕歸來!”

65年前,他從北大調入中科院文學所工作,按時任所長何其芳要求,開始翻譯普希金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

這一翻就是一輩子。牛棚、田間、城市,手稿跟著他顛沛流離﹔糊牆的報紙、馬糞紙、香煙盒,都留下過他的字跡。

“看到《葉甫蓋尼·奧涅金》這麼漂亮地重新出版,我好像又回到了青春時代。”王智量說。

守正創新:為經典譯作賦予新生命

專家認為,“網格本”譯作本身就是中國文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極大豐富了中國人的閱讀生活。

“網格本”也影響了許多當代中國作家的文學審美和追求。

作家李洱說,他特別喜歡《格列佛游記》。“我把它看成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我們血液的一部分。”

作家阿乙坦言,《歐·亨利短篇小說選》對他影響巨大。“我寫小說也喜歡在結尾逆轉,師承了‘歐·亨利式結尾’技法。”

“此次新出‘網格本’,不僅是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更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為經典譯作賦予新的生命力。”臧永清說,在中國讀者閱讀力持續增強的21世紀,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空前頻繁的新時代,希望傳承經典並推陳出新﹔同時,“面對當下圖書市場外國文學名著出版亂象,更要發揮文學出版‘國家隊’的作用。”

據介紹,目前,新版“網格本”已出21種,今年內將出版100種。AR技術的運用,也讓新版圖書更富時代氣息。讀者掃描書中圖像,就能聽到名家大師的文學課。(記者 史競男)

(責編:陳燦、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