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讓非遺呈現更多元(新語)

陳圓圓

2019年10月22日04: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創新沒有標准答案。非遺文化的呈現,可以有更當代、更多元的表達面向

  

  在我心裡,非遺的模樣,總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源於童年記憶中的點滴:奶奶身上的藍印花布,端午節揣在兜裡的艾葉香包,還有火宮殿那碗熱油淋下香酥焦脆的臭豆腐﹔陌生,是長大后往往通過展覽、影視劇、短視頻等媒介,才會發現它們被遺忘的美。

  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在成都舉辦的一場非遺節上,非遺有了另一種表達方式:中國漆與湘西竹編工藝混搭出的竹編包,兼具漆制的耐久和竹藝的美觀,在年輕人中頗為搶手﹔川劇小鎮裡的巴蜀鄉音,經過說唱風的改編在街巷裡響起,新鮮中透著親切……創新,讓古老非遺呈現“逆生長”的模樣。

  今天,大家都在探索非遺傳承與保護的更多可能性,僅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全國就舉辦了3000多項大中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一個努力的方向是,非遺文化的呈現,不一定隻圍繞歷史,也可以“觸網”、跨界,可以有更當代、更豐富多元的表達面向。

  創新的土壤,來自非遺自身的生存基因。從誕生之初,它們就在千百年的創造、生產、傳承之中,通過“走市場”的方式流傳至今。非物質與物質文化不同,前者“活”在人們的衣食住行裡,如春風化雨。它們適應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需求,催促著創新的發生。可以說,活態是非遺最佳的生存方式。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創新沒有標准答案。勇於嘗試,有所突破,都值得肯定。有些先鋒性較強、實驗性質的非遺產品,突破原有物質形態,通過AR、VR、沉浸感官等數字化手段,與設計、時尚、音樂等行業都實現跨界融合。比如一幅古畫,經過數字編碼可以轉化成栩栩如生的動態短片﹔傳統紙雕制作成3D模型“百鳥朝鳳”,再經由VR技術“飛”入移動端,指尖輕觸,就形成鳥類互動科普游戲……一種非遺,衍生出無數種存在形式。

  從鮮有問津,到走進生活﹔從瀕臨失傳,到成為新型業態……近年來,非遺正從搶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關注藝術審美、文化傳承等更深層次發展。與之相應,“非遺熱”正在蔓延、升級,成為國內外游客體驗在地文化魅力的媒介,也成為各地積極念好的“文化生意經”。

  不過,創新亦要守正,不可華而不實,失去真味。這就需要傳統與現代邂逅,傳承與創新並重。希望乘著創意的翅膀,非遺可以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深入人心,且活在當下。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2日 14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中國共產黨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百…
  4.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