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統工藝增添新的活力——鄭美淑和她的植物藍染

本報記者  馮學知

2019年12月08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台灣苗栗縣三義鄉火車站乘車出發,駛出城區,沿著一條蒼翠的林蔭夾道蜿蜒進山。車行15分鐘,再徒步穿過一段綠竹芭蕉掩映的小徑,便是一片空曠的幽谷。這青山綠水間,便有台灣知名的植物藍染工坊——卓也染工坊。傳統植物藍染工藝,在鄭美淑和她的團隊手裡又煥發了新的活力。

傳承先民智慧

一進入卓也染工坊的工作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晾挂著的幾塊床單大小、輕薄如紗的藍染布,深淺暈渲的圖案與屋外明媚的陽光相互映照,艷而不媚,雅致不失活潑。見到鄭美淑時,她剛為一群前來研習的美術系學生作完講解。她說,像這樣前來參訪、體驗、研習的,幾乎日日都有。

《詩經》有雲:“終朝採藍,不盈一襜。”先秦時期的中國古人便已經懂得利用植物染料進行織物染色。幾百年前,藍草的種植和加工工藝也被渡海的大陸先民帶到了台灣,甚至一度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但隨著更便宜便利的人工合成藍靛普遍使用,傳統藍染產業很快凋零,技藝僅殘存於老藝人的腦海和研究者的論文中。

“我大學時學植物,講到染料作物時,老師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了,跳過就好了’。后來我自己教書,每次講到這裡也會像老師那樣一語帶過,但我心裡卻總覺得有那麼點愧疚。” 鄭美淑說,藍草制靛、建藍染色這一整套工藝是長期演化來的,從最原始的“生葉搓汁直接染色”演化至“制靛發酵間接藍染”,這其中累積了無數先民的智慧結晶。10多年前,鄭美淑偶然接觸到藍染,就被它的歷史文化價值、深不可測的藍綠色彩變化、神奇的天然氧化還原反應所吸引。退休之后更是一頭栽進藍染,一發不可收拾。

探索產業化之路

經過多次比對,鄭美淑發現長年多霧、氣候濕潤的苗栗縣三義鄉一種名為“大菁”的藍草藍靛素含量最高。大菁葉比手掌還大,可用起來損耗卻很快。鄭美淑說,最初她帶著團隊手工採摘,每三天就採一次,“以致有的人採完就直接走了,不干了”。

雖然醉心於植物藍染這樣的傳統工藝,但鄭美淑卻並不守舊。她購買機器替代人工採摘大菁葉,效率至少提高50倍。還有打藍、制靛、收靛,過去這些耗時耗力的工作現在都實現了電動化,浸染甚至有專門設計制造的吊染機來完成。“植物藍染是辛苦又瑣碎的工作,用機器不僅可以節約人力,而且產品質量也更可靠。”

以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簡化扎染工藝、追求簡約時尚的圖案設計……鄭美淑反復探索,目的就是要把植物藍染工藝做成產業。對這條傳統工藝產業化路子,鄭美淑說,“我們是有情懷,想把植物藍染做下去,可是不把它產業化,年輕人不能養家糊口,誰跟你學下去?”

卓也染工坊的前期投資全靠鄭美淑與丈夫的積蓄,至今尚未收回成本。好在依靠藍染布銷售和開設印染體驗課程的收入,勉強實現了收支平衡。接受採訪時,鄭美淑剛剛結束在海南博鰲舉辦的文創論壇行程,有位大陸學者說的一句話讓她記憶猶新——“文化是魂,產業是體,文化沒有變成產業就會被邊緣化。”

凸顯健康環保價值

在推介卓也藍染布時,除了介紹其文化價值,卓也染工坊更把天然染色的健康環保作為主要賣點。鄭美淑搜集了許多資料証明植物染料對人體更健康,對環境更友好,包括卓也的藍染生產流程也處處體現健康環保的理念。

浸泡后的藍草腐葉可用於改良酸性土壤、周邊林場果園廢棄的枝干燒成灰燼就是溶解藍靛染料的鹼劑、木灰溶於水后沉澱在桶底的灰渣是陶藝師最愛的釉料……如今看起來環環相扣的可持續生產流程,也都是鄭美淑這些年一點點摸索出來的。“最早我們排放的廢水完全沒污染,只是有顏色,但有居民產生了擔心,我們就想辦法把廢水沉澱一下再排出去。”鄭美淑說,這些年不斷遇到新的問題,遇到就去解決好了。

行走在卓也染工坊的各個工作間,穿著工作服的年輕面孔處處可見。植物藍染事業在卓也的年輕人身上得到傳承,但被消費者重視還需要時間。“本地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意願還不理想,主要靠游客,像今年大陸游客銳減我們銷售也下跌得厲害。”不過,隨著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天然染色的健康環保被更多人重視,鄭美淑對這個產業仍然很有信心。“也許這些孩子以后能享受到時代紅利吧,我現在還得辛苦工作。”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8日 06 版)

(責編:郭冠華、丁濤)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中國共產黨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百…
  4.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