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打撈一座風雨橋

許 琪

2020年01月28日05: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遺產和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系?文物到底是保護重要還是利用重要?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一堂好課》上,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文博課。

  單霽翔分享了一則關於貴州省黎平縣地坪鄉風雨橋的故事,引起了人們的思考。2004年夏,暴雨誘發山洪,沖垮了有著120多年悠久歷史的風雨橋。就在橋倒塌的時刻,在場的124名侗族小伙子紛紛躍入洪水,拼死打撈。歷時3天3夜,他們從貴州一直打撈到廣西,將撈回的構件運回了地坪鄉,一清理,28根大木構居然一根都沒有少,73%的風雨橋構件回到了原地,使這座橋得以重建。

  當媒體採訪村裡的老人,橋垮塌的時候也沒人組織,為什麼小伙子們就能紛紛躍入洪水去搶救?老人說,“這就是他們的家呀!他們從小就在橋上聽老人講故事、做作業,唱侗族的大歌,風雨橋早已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了,遇到什麼危險,他們都會挺身而出的!”

  “這就是當我們民眾跟他們家鄉的文物建立了血肉聯系以后,才能出現的奇跡”,單霽翔希望用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的理念是,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我們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經過我們的手、經過我們的時代、經過我們的城市,能夠把它真實完整地傳給我們的子孫后代,這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中國世界遺產已達55項,已經成為文化遺產大國。單霽翔認為,“文化遺產不是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利,它是全民的事業,應該把文化遺產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交給億萬民眾,我們的文化遺產才會更安全。”

  這堂文博課產生了很大反響。有年輕觀眾意識到:“我們不僅有義務保護好、傳承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文物,我們也有使命去創造、去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為其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

  《一堂好課》中,作家王蒙、導演陳凱歌、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等,走進高校、走進社會,以講課的形式,從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領域開講,給觀眾帶來各自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分享。打破傳統類型的節目空間,《一堂好課》採用露天課堂的形式,將現場搬進大學校園,於夜幕降臨之時開講,讓觀眾也得以沉浸在青春氣息濃郁的學習氛圍中,聆聽名家分享的智慧。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說,《一堂好課》是把真實的高度、學術的深度和藝術氛圍融為一體的文化節目,為青年學子講授啟迪心靈的人生之課,用知識與榜樣的力量指引年輕一代,激發廣大觀眾的向上好學之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8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中國共產黨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百…
  4.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