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致敬逆行者

凌翼
2020年04月22日19:5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鼓舞抗疫斗志,堅定抗疫信心,人民網聯合《中國作家》雜志社聯合發起“人民戰‘疫’”征文,向全國作家和網友發出邀約,鼓勵大家用手中的筆,記錄這場防疫阻擊戰中值得銘記的時刻。優秀作品將在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戰‘疫’”專欄、“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文娛部微信公號“文藝星青年”以及《中國作家》雜志社官方微信公號、紀實版正刊陸續發布。

懷著對逆行者的崇敬,我來到風景如畫的度假村和名勝區酒店,採訪了一個個卸甲歸來、戰塵猶在的醫生和護士。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大地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戰斗在抗疫最前沿,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筑起了一道防疫長城,守護了家園,守護了我們的健康。

面對他們質朴的語言和飽含深情的講述,我的眼眶一次次濕潤,有幾次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筆,用手指抹去涌出的淚滴。我知道,是他們的講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想,隻要不是鐵石鑄成的心腸哪能不受感動,哪能不涌出淚水?

過去對醫務人員的了解還不是那麼深刻,醫者仁心、救死扶傷也只是停留在表層的字眼,沒有觸及到我的心靈。這次近距離地接觸這麼多醫護人員,我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職業和品格,他們是白衣天使,守衛著祖國肌體健康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時勢造英雄,他們逆行,走向疫情風暴中心。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當我稱贊他們“英雄”時,他們個個都謙虛地說:“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做了我們應該做的工作。”他們對自己的功勞輕描淡寫,但對於祖國的強大動員力和上下一心的斗爭精神贊揚有加,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祖國一分子,祖國有難,我們理應沖鋒在前。

他們挺立抗疫最前沿,每個人都承載著與病毒斗爭的故事。我們有時候坐在西海賓館大廳或餐廳的角落面對面交談﹔天氣晴朗時,華微大酒店前的露天茶座,蘆林飯店附近的石頭上、陽光茶座,甚至溫泉度假村的旗墩也成為談話的地方。我筆下的文字隨著他們的語速跳躍,我將採擷來的一部分故事復述給親愛的朋友們——

洪濤,目光如炬,一看就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陽光溫暖,我們坐在旗墩上,面朝度假村大門。洪濤背靠著中間的旗杆,微風起,國旗在頭頂上空漾動。此時,陽光透過樹葉落在他臉上、衣服上,他精神狀態是鬆懈的,這也是在此休整的目的。

我們終究是回家了,隊員們一個不少地回家了。洪濤感慨道,清明節那天,舉國哀悼,在休養駐地,全體醫療隊141名隊員,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悼念。對於這支曾經在最危險時刻,逆行武漢、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抗疫隊伍來說,哀悼活動簡單,但意義非凡。在這次抗疫中,很幸運我們回家了,但是他們卻沒能回家,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天抗疫的勝利……

聽了洪濤的一番話,我更加理解了一個醫護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他不是背台詞,此時,新冠病毒正以超強速度襲擊著地球的東半球、西半球,不分人種、不分國界,瘋狂掠奪著人類的生命健康,一批批中國醫療隊在打贏了國內戰疫后,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奔赴世界各地,與其他國家的人民一道抗擊著有史以來人類最強大的病毒。

這是個晴朗的春日,頭頂獵獵國旗,我與重症醫學科主任曾振國坐在大理石砌就的旗墩上聊起來。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高級別專家,他肩負著守土一方的責任。就在他全力奮戰抗疫一線時,華中重鎮武漢告急,他毅然報名參戰。隊員們迎著冷冽的寒風,逆行四百公裡,來到疫情風暴中心武漢。每個人心裡都沉甸甸的,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事關國家和人民安危。醫生護士與病人零距離接觸,即便做好了防護,也有被感染的風險,但沒有一個人退縮,緊張的工作讓他們忘記了恐懼。第一天進駐病區,本來是下午四點至晚上十二點的排班,結果忙到凌晨六點才下班。整個過程,忙碌又有序,不愧是“敢死隊”,每一個人都很勇敢。“敢死隊”十九個成員,黨員佔多數,但也有幾名非黨員,他們一樣沖鋒在前……

太陽快落山的一刻,仍然坐在方旗墩上,我採訪了醫療隊最小的一位隊員——劉駿。這個小伙子確如他的名字一樣,如一匹品質優良的馬駒,英俊、瀟洒。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正面交鋒,除了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還有一些資歷尚淺、稚氣未脫的九五后,他們義無反顧、奮勇向前,書寫著新一代人的擔當。那一刻,維護國家的責任感,在這個年輕人身上油然而生。國家有難,我們年輕人不上,誰上?抗疫期間,他的戰地日記字字珠璣,閃現著人性的光輝,他寫道:

夜深了,中途查房時我發現王奶奶睡著了,輕輕地將她露在被子外面的手臂放進被窩裡,並悄悄地關上了門。

如果說我們的到來,是為武漢患者們點亮一盞燈,那武漢的患者就是燈芯。燈離開了燈芯哪能成?這場戰斗,醫患同心,必當其利斷金!

抗疫前線,醫護人員連續作戰,毫無怨言,沒有一個人臨戰畏縮。戰疫,讓每一個年輕醫護人員成為勇士和強者。是的,病毒如嗜血的惡魔,吞噬著無數人的生命,人們生活在恐懼的陰霾中,是醫護人員冒死沖鋒在前,保衛著所有人的安全,你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在蘆林飯店前的露天茶座,黃樂戴著藍色的口罩,大眼睛眨動著,她雙眼皮的弧線很美。她剪著短發,猛一看像個男孩子。

黃樂分配在隨州市中心醫院龍門院區重症監護室做護理。她一個人管五個病人,每天像一隻小陀螺忙碌不停。五個病人中,7床一位郁郁寡歡的老爺子終於在她的開導下開口說話了。原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老爺子家很不幸,有四口人感染病毒住院,心如死灰。黃樂得知后,以孫女的口吻開導老爺子,使他解開了郁結。

重症患者行動不便,每天的吃喝拉撒全靠護理人員處理。老爺子大便了,需要護理給他擦屁股,但老爺子非常不好意思。黃樂說,我們有爺孫的緣分,作為孫女服侍自己的爺爺是理所當然的。老爺子偷偷流下了眼淚。

在西海溫泉度假村的餐廳一角,我採訪了十多位抗疫英雄,劉濤就是其中一位。劉濤是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武漢保衛戰打響后,他所在的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第五醫院ICU、呼吸內科兩個病區並開辟發熱十一病區,一場抗擊新冠病毒的戰斗就此拉開序幕。劉濤談到,自己是武漢人,她的母親就在城區自行隔離。疫情一開始,母親怕劉濤攜帶家人到武漢去看望她,因此不停叮嚀,絕對不能來武漢。隨援鄂醫療隊乘專機來到武漢的劉濤,與母親通電話時小心翼翼,生怕說漏了嘴。一個月以后,母親突然給他打來電話,劉濤一聽,母親的語氣中似乎夾帶著責備,他知道自己包的“餃子”露餡了。原來母親從電視節目中看到了兒子支援武漢的消息,所以電話追問他的行蹤……這場戰役,我們打得很艱苦。當時防護物資非常緊缺,抗疫前線的同志們把防護服看得比命都寶貴。有一天,我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十五個小時,竟然做到了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隻為節省一套防護服。天啊,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劉濤眼睛已經濕潤,他的話語有些哽咽,他說,好在,最難,我挺過來了!隊友們挺過來了!武漢,挺過來了!

還是在自助餐廳一角,見到了眉宇生輝的徐建軍。他是第二批派遣援鄂的醫療隊隊長,親率醫療隊轉戰兩個病區,實現患者“零死亡”“零回頭率”,隊員“零感染”的戰績,連紐約的同學也給他點贊說,能做到整建制全須全尾回來,這家伙是個福將!

“說我是‘福將’,這個‘福’首先要歸功於我們這支隊伍的戰斗力和科學診療方案的精准施策﹔其次是關口前移﹔再就是多學科診療﹔還有就是精細化管理……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這就要求我們對病人做出干預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一般都有各種症狀的基礎病,要把這些基礎病控制好,不然容易轉化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其實也是常規病,要求醫護人員在特殊環境裡做常規工作。”徐建軍的這一番總結,是他和隊員們一路拼殺的結果。

作為隊長,我與隊員們在武漢風暴中心一起奮戰了四十七個日夜,飛機落地的一剎那,我回頭看我的隊伍,全體隊員的眼睛飽含熱淚,所有隊員都朝我用力揮手。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激動、感動和自豪。一起去抗疫最前沿,一起戰斗拼搏,一起回家,我要把這支隊伍全須全尾領回來的諾言,實現了!我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那是滾燙的熱淚!

機門輕啟,歡迎的隊列整齊庄嚴,鮮花和掌聲一齊涌來……

逆行者!這是疫情嚴峻時人民賦予醫護人員的一個英雄稱號。

逆行者!是我們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涌現出來抗擊災難的勇士。

逆行者!過去有,將來還會有,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同在藍天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逆行者擦亮了全民的眼睛,他們成為了大眾眼中的“明星”。人們的價值觀在重新訂正,許許多多的“零零后”將重拾自己的理想——做一名醫生和護士比做一個影視名星和歌星更加能為祖國和人民效力。

朋友,當我們摘除口罩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時,當我們走在大路上奔上新生活時,當我們享受溫暖陽光下鮮花綻放的驚艷時,當我們享受5G網速點擊手機搜索各種資訊時,當我們穿梭現代化高速網絡或安坐航班時,當我們點起蠟燭與親友同唱生日贊歌時……

請不要忘記,是我們的醫務人員,逆行走向風暴中心,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道堅固長城,抵御了嗜血的新冠病毒,才有了來之不易的平靜日常和幸福生活。

逆行者!是勇士,更是戰士,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全國冰心散文獎、方志敏文學獎、江西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獎項。)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征集投稿郵箱:

renminwenyu@people.cn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征集專題

(責編:杜佳妮、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