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工程取得卓越成果

2020年07月06日09:05 | 來源:中國作家網
小字號
原標題:新時代 新故事 新成效

一直以來,中國作協圍繞黨和國家重大主題和重要時間節點,積極推動實施重點作品扶持工作。重點作品扶持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倡導新時代現實題材創作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尊重文學創作規律和作家藝術個性,推動創作向高峰邁進。負責組織實施重點作品扶持工作的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在2020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征集中共設5個專項,即“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專項、“抗擊疫情”主題專項、“一帶一路”主題專項、青年創作與理論研究專項。

日前,經過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的廣泛征集,2020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共收到申報選題425項。經論証委員會分批論証,報中國作協書記處批准,共確定98項選題入選。

推動沾泥土、接地氣的脫貧攻堅題材文學創作

精准脫貧是三大攻堅戰之一。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中心工作,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設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著力推動脫貧攻堅題材、農村題材文學創作,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書寫的文學價值給予關注和引導。

在2020年重點作品扶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的入選項目中,既有對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村、鄉鎮和縣扶貧脫貧成就的描寫,也有對鮮活典型的時代新人形象的塑造,全方位地敘寫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風貌、新精神。如范穩的長篇小說《太陽轉身》旨在書寫雲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脫貧攻堅的壯麗歷程,以及民族文化在當下的傳承與新變﹔王勇英的報告文學《黃文秀——青春之花》講述以身殉職的青年扶貧干部黃文秀的故事﹔王單單的《花鹿坪手記》以駐村干部的視角抒寫群眾奮斗場景,謳歌新時代主人翁的真善美。

聚焦重大現實題材與歷史題材文學創作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設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專項,扶持圍繞黨史、革命戰爭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塑造優秀共產黨員的典型形象,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文學作品。鐵流的《靠山》書寫淮海戰役中500萬民工為支援前線、保障供給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楊桂峰與盡善合著的《盡美中國》書寫了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王盡美的生平事跡﹔網絡文學《何日請長纓》延續了作者齊橙一貫擅長的工業題材,聚焦機床行業在改革大潮中歷經的重大變遷,突出了廣博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場景中人物的家國情懷與理想抱負。

在“一帶一路”主題專項的入選項目中,黃立軒、其崢的《跨國模范生——援助瓜達爾港紀實》還原了中國在巴基斯坦援助建設瓜達爾港的經過,是“一帶一路”偉大倡議的生動寫照﹔王璐琪的《列車開往乞力馬扎羅》以兒童視角,借助坦贊鐵路勾連起三代人與非洲人民之間的友誼,從少年身上體現了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和少年的精神成長,歌頌中非友誼。浩瀚馨語的《大國名片》通過一位老教授的學生和女兒,連接起“一帶一路”上不同職業的多個工作場景,以點帶面,描繪出“一帶一路”恢宏闊大的畫卷。這些選題展現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往、交流與合作,以及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重要貢獻,描繪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與現實,在寬廣的世界視野中講述中國故事,繪制“一帶一路”的宏偉圖卷。

關注抗疫一線的人間大愛與高尚情懷

為生動記錄醫務工作者、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跡,講好中國抗疫故事,中國作協2020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特別增設“抗擊疫情”主題專項,推動書寫萬眾一心共同戰“疫”中涌現的感人故事,弘揚奮勇戰“疫”中的英雄精神,號召、鼓勵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精心創作中國抗疫的核心敘事,以精品佳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擊疫情”主題專項尤為關注真實記錄全景展現戰“疫”斗爭的選題和來自武漢親臨一線的作者。疫情之下,中國作家沒有缺席,他們的創作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戰疫”精神,傳遞出“戰疫”的信心,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熊育群的《保衛呼吸》、李春雷的《金銀潭》、紀紅建的《大戰“疫”》和劉詩偉、蔡家園的《生命之証》,或關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點戰場,或全面反映中國疫情防控的全過程,力圖以全景式視角,客觀准確生動地記述2020年在中國大地上打響的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普玄的《疫病裡的城市和蒼生》關注志願者、快遞員、社區管理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實際經歷,記錄了許許多多普通人在抗疫過程中表現出的人間大愛和高尚情懷﹔曾散的《青春脊梁》聚焦武漢戰“疫”中涌現的青春力量,講述青年一代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可貴精神﹔張國雲的《保衛英雄城——我們是浙江救援隊》、王通化的《武漢戰疫:解放軍來了》、江北的《最美》表現出最美逆行者的精神和情懷,記錄下逆行者們在這個艱難時刻的日日夜夜。

網絡文學涌現出一批現實題材創作,充實了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如五志的《大疫大醫》描寫一對醫護情侶戰“疫”的故事,寫出了生活情趣和戰“疫”中人物的成長﹔薪意的《戰疫之守護我的城》以社區網格員的視角描寫普通群眾抗疫故事,體現了中國人民積極昂揚的精神面貌。

重點作品扶持工作一向注重對優秀作家的重要選題進行扶持,趙本夫、何鎮邦、何建明、劉醒龍、老藤、陳毅達、張雅文、李延青、徐魯、張慶國、孔見、石鐘山、程青、海飛、鐵流、武歆、黃孝陽、張學東、蔣藍等多位知名作家和評論家的各類體裁的選題均入選。同時,一批“80后”至“90后”的青年作家、評論家如黃平、趙娜、曾散、安寧、陳培浩、趙菱、王璐琪申報的選題入選,涉及詩歌、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文學理論評論等多種體裁。重點作品扶持工程同時注重支持基層作者、邊遠地區作者的選題。基層作者、邊遠地區作者申報的多個選題入選。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表示,重點作品扶持工作作為中國作協抓現實題材創作、推時代文學精品的一項重要工作,將一如既往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通過對文學創作的精准扶持,有效引導廣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以優秀文學作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獻禮。(欣聞)

(責編:孟麗媛、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