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量具鉗工周建民——

毫厘之間 定量乾坤(工匠絕活)

本報記者  付明麗

2020年07月14日05: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絕活看點】

  周建民: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的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從業38年,他完成了1.5萬余套專用量規生產制造,沒有出現一件質量事故。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做出來的量具就能達到微米級精度。

  

  走進周建民(見圖,資料照片)的工作室,兩張锃亮的鑄鐵工作台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正弦規、方箱、千分表等各式量規生產檢測的工具。

  周建民坐於工作台前,在研磨板上先擦一層煤油,撒上白色金剛砂,均勻鋪開直到砂粒不可見,然后拿起一個測量塊,用大拇指按住,來回研磨……

  接著,周建民拿起測量塊,開始檢測。先對測量塊正面和左右45度面進行透光試驗,表面光滑平整﹔然后將其輕輕插入卡規,緩慢反向轉動,隨后輕輕一磕,測量塊掉落手中﹔這時,周建民立即將其貼近耳邊,測量塊在取出卡規時無聲響。

  “尺寸很好,這活兒成了!”周建民自信地說,在研制中,“用多少研磨劑、來回研磨幾次、手用多大勁兒,這些,在我心裡都有數。”

  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周建民生產的專用量規,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准。量規不精准,便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所以量規的精度要求極高,基本上都在微米級。“最高可達頭發絲的1/60,做量具比繡花還細。”周建民說。

  不用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周建民做出的量規,就能達到如此高的精度。要說有什麼訣竅,周建民回答:“沒有捷徑,就是多練。”

  一套量規的生產,從前期車、銑、刨等粗加工,到熱處理階段,再到后期研磨裝配等精加工,復雜的要花費兩三個月時間,最簡單的也需要一周。“工藝的流程編排特別重要,操作順序稍有差池,做一半就廢了。”周建民說。

  與此同時,量規在使用過程中,經常與工件產生摩擦與碰撞,必須要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穩定性。“熱處理階段十分關鍵,淬火之后,量規的這些性能才能得到保証。”周建民說。

  在周建民的工作室門口,放著一套導彈全形規,用來在導彈總裝完成后,檢測其外形各段同軸度要求是否達標。在1米的長度內,全形規的各內套偏移量要求為一張A4紙厚度的1/7。“相當於開車跑1000公裡,偏差不能超過1米。”周建民說。

  然而,這套全形規的制作過程卻一波三折:工廠的設備小,無法加工大型量規﹔外協加工有技術要求,進度也慢。“我們隻能硬著頭皮自己干了!”周建民和工友一次次下到零下40攝氏度的冷庫裡,摸索不同錐度、不同壁厚材料的內縮規律,第一次將“冷熱配合法”應用於大型全形規的裝備中,最終研制成功。

  這套全形規是周建民創新攻關的一個縮影。工作38年來,周建民共完成1.5萬余項專用量規生產制造任務﹔工藝創新項目1100余項,累計為公司創造價值3100余萬元。

  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周建民,父親是名飛機修理師,自幼耳濡目染,1982年技校畢業后,周建民選擇做鉗工。雙手的老繭、因關節變形能外翻90度的大拇指,還有愈發沉穩的性格……38年的鉗工生涯,在周建民身上留下了諸多專屬烙印。

  如今,高精密的數控車床越來越先進,在“制造”向“智造”的轉換過程中,手工的意義愈加凸顯。很多量具部件較薄,數控切削容易導致變形,而手工是克服變形的最好方法。

  為了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近幾年,周建民開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傳幫帶”上。2012年,山西省第一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周建民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先后培養出包括高級技師、技能帶頭人等在內的20多名徒弟。與此同時,面向更多職工的培訓課堂也在籌建……

  當下,周建民不斷整理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講課的課件從十幾頁變成幾百頁,“想幫助更多人把鉗工手藝傳承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4日 06 版)
(責編:牛鏞、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全國就業人員達7.5億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