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畫,描繪鄉村之美(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池沙鴻

2020年09月27日04: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特色漁島(農民畫)
  王亞紅

  冷水茭白豐收季(農民畫)
  陳 俊

  打棗歸來(農民畫)
  李 彥

  秋分時節,祖國大地一片豐收景象。為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生動呈現了新時代農村精神文化風貌。農民畫,再一次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

  近年來,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許多地方大力扶持農民畫創作,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專業組織,積極舉辦農民畫展覽、研討會、出版座談會等活動,促生了一批新創作群體與優秀作品,開創了農民畫發展新局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農民畫不僅成為中國鄉村一道絢爛多彩的風景線,更成為世界范圍內特有的文化現象。如何弘揚這一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優秀文化傳統?

  感悟生活

  農民畫最大的特點是反映鄉村生活,融匯鄉土情懷,傳承中國民間樂觀向上的精神。

  上世紀50年代,全國各級文化館積極在鄉村開展美術活動,寓教於樂,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民畫也因此而興起。70年代中期,上海金山農民群眾從刺繡、印染、剪紙等傳統民間美術中汲取營養,開拓出一條天真爛漫、鄉土情深的新民間藝術之路,引發廣泛關注。80年代,在金山“新農民畫”的引領和啟發下,農民畫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創作者深入挖掘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智慧以滋養農民畫創作,形成了百花齊放、日新月異的藝術面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鄉村的新面貌,在農民畫中得到了最直觀的呈現。

  農民畫的創作視野日益廣闊。一些農民畫展覽從“鄉鎮新風”“漁家樂”等百姓日常生活視角切入,一些農民畫展覽圍繞反腐倡廉、人口普查工作等專題展開,這些展覽從各個角度反映出新農村建設成果。今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等舉辦的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以“決勝全面小康”為主題,近300件美術作品共同繪就了一幅新農村畫卷。參展作品中,有的關注快遞進村、全民健身、直播帶貨等新生活方式﹔有的聚焦綠水青山、新房新路、生態農庄等美麗鄉村變化﹔有的描繪高鐵建設、電網架設、科技農業等新發展成就,即便是反映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的農民畫作品,也出現不少新變化。這些變化,源自農民畫創作者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正如古人所言,“搜盡奇峰打草稿”,農民畫創作也需扎根民間生活,廣泛搜集素材。

  隨著農民畫創作題材不斷豐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應成為農民畫的創作旨要。隻有當農民畫創作者的創作意識自然地浸潤於生活時,才能激發其創作靈感,留住農民畫的地域之美、個性之美、藝術之美。

  普及創作

  對於很多農民畫創作者來說,繪畫是天生的興趣和本能,經過一定的美術輔導即可入門。創作者可以質朴、自然地描繪鄉村圖景、表達情感世界。這種勞作之余的愛好,不僅能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還能繁榮鄉村文化,激發鄉村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農民畫創作愈發普及。一些地方將農民畫引入課堂,如陝西安塞在全區中小學全面推行“農民畫進美術課”,讓孩子們領略鄉土藝術的無限魅力。一些地方將農民畫布置在公共建筑中、民居牆體上,如浙江余東村內,色彩艷麗、造型生動的農民畫牆繪隨處可見,一些作品還被開發成文創產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文化體驗。一些地方建設農民畫展覽館、創作中心,讓畫家們有了專屬的藝術之家,如上海金山的中國農民畫村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畫家入駐。還有一些地方舉辦藝術節、展覽,進行作品加工、對外交流,形成文化熱點……藝術之花在越來越多的普通勞動者心中盛開。

  農民畫之美在於它萌芽自鄉土、生長於大地。未來,讓更多百姓自願加入農民畫創作活動,讓繪畫像吃飯、勞作、唱歌一樣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使農民畫真正在民間茁壯生長,涌現更多優秀人才與作品,使一個個村落彰顯出與眾不同的文化藝術魅力。

  勤於創造

  農民畫與所有藝術一樣,都需要不斷有新的創造,以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最初,農民畫是美術輔導者與創作者共同創造的結果。在大多數創作者自覺創作意識不強的情況下,作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輔導者。正因如此,當前的農民畫普及工作,容易受限於創作技法和模式的講授,缺少對農民創造力的深入發掘,制約了創作者自然天性的發揮。有些地方的農民畫面貌相似,與輔導者的藝術寬容度較小、創作思維單一有關。要破除這種弊端,應加強輔導者的綜合修養,以更加善於發現和培育個性獨特、有強烈自主意識的創作人才。應當認識到,農民畫地域特征的形成,並不是簡單視覺形象的聚集,而是由多元的個人藝術風格匯合而成。

  農民畫創作還應對當地傳統民間藝術和其他藝術精華兼收並蓄。當然,若僅將傳統民間藝術的造型、色彩、構成直接搬上畫面,極易形成單一的群體風格。吸收傳統民間藝術和其他藝術營養的同時,創作者必須融入自己的審美力、想象力、創造力和現代生活理念。“為‘我’所用”,重在“用”,必須由“我”創造出更新的面貌。上海金山開創“新農民畫”之始,就非常准確地把握住了這條規律,並引領了許多畫鄉的創作風向。

  農民畫創作也有普及與提高兩個層面。在堅持群眾自願原則基礎上,吸引更多農民參與創作,是普及層面。在眾多創作者中發現和集中優秀人才,對作品進行深度加工、打磨,於提高作品質量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自我創新意識,是提高層面。隻有農民畫創作進入提高層面,才能誕生更多擁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農民畫創作者和作品。近些年,許多被挖掘出來的農民畫創作者,已成為農民畫創作領域的佼佼者,或是農民畫的新一代輔導者。

  如今,全國農民畫創作隊伍逐漸壯大,一批經過院校訓練的創作者積極投身創作,為農民畫注入新活力,但也出現了圖案化、抄襲拼湊等問題,值得注意。農民畫貴在表達自由率真的原生態藝術天性。應當引導專業美術院校出身的創作者,向優秀農民畫創作者學習,深入了解民間藝術,激發創造力。

  農民畫是美術輔導者和廣大熱愛藝術的農民共同創造的藝術奇葩。鄉村文明建設,有賴於村民精神文明素質的提升。有廣大群眾基礎的農民畫,其健康發展必將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作者為浙江畫院一級美術師)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7日 08 版)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王守信任廣東省委常委
  2. 普洱市委麗江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
  3. 誘導性報道損害自身公信力(鐘聲)
  4. 全國就業人員達7.5億
  5. 在這裡,讀懂“偉大的開端”——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