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 许钦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孙萍
·国外很多国家的官员对本国文化了解透彻,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文化,而我国官员传统文化素质不高,对外传播本国文化的积极性也不强。
·国家顶层设计不当是导致传统文化急剧流失、主流文化让位于外来文化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政府设置文化框架对主流文化进行引导,社会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合力。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田青
·假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或者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进入地方官的考核的项目,才能真正地落实,让地方官重视这个事情。
·这30年,在一心一意奔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只知道往前奔,无暇驻足思考、回眸眺望,可能会忘了要走到哪去,更找不到来时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基因,传统文化不能转基因。孩子从小吃麦当劳、双语教育,统文化面临着异文化或者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 周予援
·我们应该传承好话剧创作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些优秀的话剧作品,应该重新编排演绎,做到常演常新,这样技能培养青年演员,又能审视经典。
·话剧发展要坚持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为依托,把营利性和公益性结合起来。在发达地区,话剧发展要交给市场,而在欠发达地区,话剧则要更多的追求公益性。
·保留剧目制是把今天和昨天的创作结合在一起,进行轮换演出。这既是对剧院历史的继承,也可以让艺术家有更好的展示空间。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就是要用国际舞台的表现样式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活着》这个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美术馆的馆室只是“壳子”,美术馆的服务主要是靠藏品和内容。藏品的建设是美术馆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命题。
·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一个“摸家底”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普查,可以有效地加强美术藏品的管理,防止不必要的流失和顺坏,并且为进一步藏品收藏做参考。
·中国美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用藏品来建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现代美术史。
·美术馆可以有效保存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美术部分,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形式的保存和展览,可以将他们的文化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席强
·树立文化大国形象不能只靠传播娱乐文化,而应该将最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传播出去,现在很多走向国际的艺术品和演出形式都不能代表我国的文化大国形象。
·中国民乐应更多地支持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做到把地方的民间音乐和民间乐器融入到现代音乐会当中去。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市场,受众面也十分广泛,只要我们生产出制造精良、品质优秀的产品,就一定能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走的更远。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 顾欣
·文化体制改革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只有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难题,才能使产品更受市场认可。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参照市场,同时也要关注观众。
·文化走出去要做到用国际化的语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认清中国传统的根基,辨别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用国际语言演绎中国符号的前提。
·国际市场上的文化竞争实质是文化产品贸易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就必须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吸引来大批的国外观众。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陈力
·国家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除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外,还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立法,主动设立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不断举办各类读书沙龙。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迅速,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一级图书馆的服务网络,各地方图书馆将借此形成合力,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图书资源。
·国家典籍博物馆将储存我国优秀的历史典籍,并以公开展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遗产呈现给观众。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很多现代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国家图书馆通过把传统文化数字化,吸引青年群体关注,拓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提高传统文化培育效果。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曲家 雷蕾
·经典的作品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沉淀的。每天都有大量的作品在产生,但是真正的精品可能只是1%或者不到5%。但分母越大,成功的作品可能就会更多。
·作为一个作曲家,创作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比如《便衣警察》的创作,旋律出来以后,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这一代人深受着中国文化熏陶长大的,所以血液里深深地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所以,绝对不会创作出和中华文化相隔很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