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七问“敦刻尔克”世界史专家带你走近历史真相

人民网记者 陈灿
2017年09月07日21:5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资料图

一部“沉浸式体验”的《敦刻尔克》,让二战那段有血有泪的历史重回观众视野。陆地的一周,海上的一天,空中的一小时,三条叙事线交叉剪辑,《敦刻尔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塑了这个曾被讲述多次的故事。如何看待“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为何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许海云,为你揭开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如何看待“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一切力量征集船只、动员人民,来营救军队。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三十三万五千人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敦刻尔克这个小城为何在历史上如此有名?许海云表示,敦刻尔克这种小镇在整个二战中有很多,因“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事件,使其脱颖而出。“这次事件是反法西斯盟国在法西斯最强盛的时候获得的成功撤退,大大鼓舞了士气。”在他看来,这次撤退并不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而是政治、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上的胜利。对英国人来说,他们的精神获得了极大的鼓舞,“虎口脱险”让他们重拾了自信,“这是敦刻尔克存在的最大意义”。

“不可攻破”的马奇诺防线为何不堪一击?

时光回溯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15天前——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它曾是法国人的骄傲,这个欧洲最为庞大的工程项目将筑城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可是,“不可攻破”的马奇诺防线为何被德军击溃了呢?

许海云表示,这主要是战略观念的问题。“马奇诺防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战略防守战的杰作。二战打响后,战略观念从过去的防御战、堡垒战,发展为运动战、闪击战。运动战强调主动进攻,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然而,由于一战初期法国鼓吹“大规模进攻”带来的惨重损失,以及后来数次防御战役中的巨大成功,使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的战争形态不会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类型,因此一战中取得的经验被法国人完全“克隆”到了二战。

英法军队为何这么容易失败?

在军事力量上,英法联军和德军其实不相上下。那么,英法军队为何这么容易就落败?许海云说,德国将进攻法国的部队分为A、B、C三个集团军区,C集团军区部署在马奇诺防线的正面,目的是为了吸引法军的注意。A集团军区则布置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地区,这也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

阿登森林山高林密,法国人认为军队是进不去的,没想到德国选择在这里进攻。“曼斯坦因计划”将德军主力放在阿登森林,对法军造成突然袭击,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军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此方案风险极大,效果却极好,因此,德军才能在一个半月内让法国投降。

相对于德国的出其不意,英法则沿袭了一战的军事思路——没有建立自己的战略预备队,也没有建立纵深的战略防御体系。许海云总结道,英法联军的失败主要还是因为军事理念、军事思想的不足。相比在军事战争理论上获得重大突破的德国,英法就显得较为落后了。“这是两种战争观念的较量,高下立判。”

许海云表示,盟国之间不团结也是这次溃败的原因之一。比如,“比利时在内心是偏向法国的,但又不敢得罪德国,所以就宣布中立。战争打响时,任何军队都不能进入比利时,英法军队受到了比利时的掣肘。”法国政府也应对这次失败担责,许海云说,“法国外交上过度追随英国,失去了外交的独立性。法国国内投降主义盛行。”

希特勒为何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

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给德国装甲部队下了那道著名的“停止前进”的命令。希特勒为何要在德国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快要拿下敦刻尔克的时候叫停?

这道命令可谓是一桩悬案,学界众说纷纭。

许海云给记者一一解析了几种学界盛行的说法:

一是希特勒一战时曾在法国有作战经历,知道法国5-7月处于梅雨季,可能不利于德国装甲部队行进,故下令等一等;

二是希特勒认为打得太顺了,认为法国还有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在旁窥视,害怕走得太快会让胜利毁于一旦;

三是前期作战部队损耗大,希特勒怕失去装甲部队;

四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好大喜功,向希特勒要求由空军解决战斗。

许海云个人偏向第二种说法,因为二战时虽有大量的情报部门,但还是受限于战争条件,难以探知对方真正的战争部署。许海云强调,纳粹党的性质是绝对的独裁,没人可以反抗希特勒的命令。“敦刻尔克是希特勒在二战期间犯的第一个大错。”

如果“敦刻尔克大撤退”没有成功,将会怎样?

如果“敦刻尔克大撤退”没有成功,历史将会改写吗?许海云表示,战争并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就算这三十几万人无法撤退,也无损反法西斯胜利的大局。就像丘吉尔说的,英国将战斗到底。德国战术上的胜利并不是战略上的胜利,这是人心向背的问题。”

如何看待影片结尾的“神转折”?

电影结尾处,士兵们满面油污,垂头丧气地乘火车回到英国,以为自己会成为人人唾弃的“败兵”。没想到一抬头,他们看到迎接自己的是车窗外欢呼着的民众和开了瓶的啤酒,直到此刻,士兵们才意识到,这场撤退被视作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胜利。这一切也让观众热泪盈眶,“终于回家了。”

为何英国人万人空巷来欢迎他们?许海云说,这也是心理上的原因。“从5月21日到6月4日,很多英国人都自发去教堂为士兵祈祷,保佑这些是为国奋战的年轻人。他们的心态很简单,就是欢迎回家。”许海云强调,如果从整个战场的格局来说,这不算胜利,只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撤退。“正如丘吉尔所说,胜利不是靠撤退来赢得的。”

早在5月19日,英国就预见到失败已成定局,战时内阁指示海军部制定组织远征军撤退的计划,代号“发电机行动”。在电影中,被征用船只的月光石号老船长也是最亮眼的角色之一。这个摇着小船的英国老绅士一心想着效力国家,要开船去敦刻尔克接英国的子弟们回来,即使他的儿子曾死在战场。对此,许海云表示,“英国是老牌的海上强国,国人熟谙水性,他们内心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怎么看《敦刻尔克》的个体化叙述方式?

爱玩悬疑的诺兰拍出的《敦刻尔克》是一部让观众有“沉浸感”的片子,自始至终弥漫着的紧张、悬疑气氛牢牢抓住观众,让人欲罢不能。影片抛弃了宏大叙事,从置身其中的几位士兵视角出发,只刻画了几个小人物,却仿佛让人窥见了二战的恢弘全局。

许海云表示,这和西方国家惯用的叙述方式有关。“中国更喜欢宏大叙事,用大背景表现时代变迁;欧洲则更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由个人无意识折射出国家、民族的精神状态。这种表现手法有其可取之处,可以借鉴。”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