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经典的诗化解读

2017年10月12日08:0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经典的诗化解读

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经典的诗化解读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剧院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高凯)11日,一场围绕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文化对话在大剧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都、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导演王晓鹰、主演袁晨野参与了此次对谈。

  话题围绕俄罗斯文学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展开,到会学者和艺术家一致认为,大剧院版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对这一经典最为诗化的解读。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著是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小说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几个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故事,讴歌了她们坚贞乐观的性格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于2015年首演的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曲唐建平在创作中注重将欧洲传统歌剧的质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美感和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情感融为一炉。

  有别于同名电影的创作,编剧万方在尊重小说原著的基础上,生动刻画人物性格,着力笔墨于美好与残酷的对比上,从而导引出鲜活生命的毁灭带给人们的悲伤和警示。导演王晓鹰将写意、诗化的笔调贯穿于全剧的舞台处理中,油画般的勾勒出大自然的辽远壮阔、人性的美丽温暖与战争的残酷无情。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剧院供图

  吴晓都认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作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文学中“苦难的审美”与“明亮的忧伤”,而大剧院据此创作的歌剧进一步彰显了这一特点。

  多年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王晓鹰认为,其中,最写意的一种当属歌剧,他举例称,“比如丽莎最后牺牲在沼泽地,这个桥段我们进行过很多设想,最后由舞蹈演员们一起以肢体表现出沼泽的纠缠与吞噬,而丽莎牺牲前的最后时刻处理成她挣脱出来片刻,并以非常幸福的状态演唱、憧憬一种美好生活,这就是非常有音乐有舞台特色的解读,写意而有力。”

  王晓鹰说,“我们的战争讲述中需要更多的心灵触碰和人性表达。这次,借助俄罗斯的深厚文化底蕴,来表达我们自己在纪念战争胜利的同时应有的一份生命关照和人文情怀。”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在10月21日至24日再次于此间登台。(完)

(责编:吴亚雄、蒋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