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个名叫黄西的华人在美国《莱特曼秀》上说了5分钟笑话,成为第一个在《莱特曼秀》表演单口相声的亚洲人并一炮而红;2010年黄西受邀到美国记者年会上领衔表演,这在美国相声界及喜剧界也是一份罕见的荣誉。之后又参加全美喜剧节,获相声比赛冠军。他的走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亚洲人吃苦、能干、聪明但没有幽默感的刻板印象。一名留美生化博士为何会走上单口相声表演之路?在美国社会生活多年,他又如何理解中美两国不同的幽默内容?相声中的自嘲与禁忌,对于他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初到美国时,他又遇到了何种尴尬和痛苦?近期,《杨澜访谈录》栏目组来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采访了华裔喜剧明星黄西,听他叙说自己的喜剧表演之路。
初到美国时的尴尬和痛苦
2012年10月的一天,在美国的哈佛大学,一个人正在给一群中国留学生表演在美式单口相声。他气质安静、身材不高、戴着眼镜,一张口就是典型东北口音,他就是当下在美国炙手可热的华裔喜剧明星--黄西。在采访中,黄西向主持人透露了自己初来美国时的种种尴尬,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带给黄西最大的痛苦就是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还有就是不被别人接受。
一个生化博士的幽默
黄西出生在中国吉林的农村,1994年来到美国读书,那一年他二十四岁,是个标准的戴眼睛理科男。经过多年苦读,他终于拿到了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且在大学的实验室里找到工作。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似乎已经实现了。在工作期间,黄西每天要注射200到400个青蛙卵,工作强度非常大,他还在校报里写了一些文章,当时他的英文老师对于他的评价就是,没想到中国人还有幽默感。但是,2001年的某一天,当黄西第一次在一家俱乐部里看到了美国的单口相声,虽然他没完全听懂台上的笑话,却仍被莫名地打动了。黄西开始参加一些学习班,研究如何讲笑话。
从博士到喜剧演员
2000年,黄西又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找到工作,从事癌症研究。业余时间里,他开始尝试着写作并发表了一些笑话,他想把自己经历过的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普遍经历却很少被主流社会表达的可笑的、可悲的故事用幽默的、自嘲的方式传递出来。这让他想去追求一个很有吸引力又很遥远的梦——成为一名喜剧演员。终于在2002他得到一个在俱乐部登台的机会。第一次表演,他有点紧张,语速极快,加上严重的口音,让台下的观众都不知所云。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黄西不断试镜、参加比赛,抓住一切演出的机会。一开始,即使是赢得一张20美元餐券的奖励也会让黄西兴奋不已。有时候顶风冒雪驱车几小时去外地表演,却分文未得。相声事业上的不顺利,加上孩子出生不久,黄西当时几乎准备放弃相声表演,回过头去继续搞科研。黄西的很多中国同学当时已经在美国的多所著名大学当上了教授,他暗自思忖:美国不需要再多一个华人教授,而在公共媒体上,很少能看到亚洲人的面孔,中国人应该试着在其它领域里有所突破。黄西的动力是通过单口相声讲述移民的故事,第一代移民或者由于缺乏语言技能,或者工作太过繁忙,移民的故事总是被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讲述,而黄西就是要破一破这个传统。
面对面调侃总统
2009年,黄西被邀请到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大卫?莱特曼秀》上表演脱口秀,这个节目被称为是喜剧节目中的奥斯卡,多少美国喜剧演员奋斗了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上这个节目。但那天晚上美国观众惊异地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华人面孔出现在莱特曼秀场上,他其貌不扬,一张口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然后,他貌似怯怯地挥挥手,张口一句:“嗨,大家好,我是爱尔兰人。”这一句开门红,让观众一下子接受了黄西,也开启了他成为全美知名单口相声演员的光明道路。从那以后,黄西的人气暴涨,演出邀约不断,几乎每周都有美国和中国媒体的采访。
2010年3月,黄西应邀在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年会表演脱口秀,这一次他面对的是最挑剔、最难对付的一群人:副总统、国会议员、最高法院的法官和记者。为了这次表演,黄西准备了好几个月,尽管奥巴马临时缺席,黄西在表演时还是调侃了奥巴马和在场的副总统拜登,笑称拜登不如自传里的形象好、讽刺奥巴马发动了两次战争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十五分钟的表演光彩照人,妙语迭出的双关和富有文化内涵的段子让听众捧腹大笑:儿子有时候问我,“为什么我要学习两种语言?”我告诉他:“儿子,当你成为美国总统的时候,你需要用英文来签署法律文件,用中文跟你的债主掰扯。”
中国人懂得幽默
黄西的段子里到处都是自嘲,但这不是自轻自贱以达到讨好听众的手段。自嘲是一种成熟的标志,黄氏幽默的精髓正是在于,他将亚裔移民的真实奋斗、心路历程、以及所面对的困境和歧视,通过一种自嘲的幽默,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吸引了美国民众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想了解的兴趣。在黄西看来幽默是需要有自嘲的勇气和能力的,而黄西正是用自己的成功让美国民众、也让中国观众了解到,中国人其实可以如此幽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上海东方卫视2012年11月9日23:50播出的《杨澜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