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编辑蔡紫昍:想为北京的文化传承做些努力--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古籍编辑蔡紫昍:想为北京的文化传承做些努力

2012年11月20日14:49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蔡紫昍的桌前摊开了一大堆书稿。她一边翻着《北京庙宇通鉴》书稿,一边瞪大了双眼。突然,她的双手停了下来,转头对身边的同事说:“圣安寺的建成年代有疑点,还得多查几个资料才能敲定。”

  蔡紫昍今年27岁,是北京出版社的古籍编辑。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辨析将要出版的古籍书稿中是否有错字、漏字。她还要统一书稿中的异体字,审视后人的点校本标点是否用得准确。

  和时下出版社编辑盯着电脑看稿有所不同,小蔡看的书稿全是纸样,满目全是繁体字,遣词造句全是古人的手笔。这些活儿,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真是揽不下来。

  小蔡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理论专业,具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作为责任编辑,眼下,她正忙着编辑《北京古籍丛书》之《北平风俗类征》、《畿辅人物考》、《畿辅人物志》。

  《畿辅人物考》为清初学者孙奇逢辑著。这位清初的理学名家,与明末畿辅人士多有交游,其书中记录的正是北京及周边地区之乡贤事迹。《畿辅人物考》最早点校于1999年,尽管一切进展顺利,只待付印,但还是因故搁置。直到2010年7月,该书的出版工作才重新启动。

  小蔡在通读的基础上,开始参照原刻本对新排的校样进行了折校——折校是校对的一种方法,就是每读一行字,就把这行字折起来,挨着原刻本复印件的同样内容,对照两者的差别,找出新校样中的错误。

  折校下来,小蔡小心地用蓝笔对校样错误进行了标注——形近而讹的还真不少,“谥”误作“谧”,还有的繁体误排成简体,如“貝”误为“贝”,“漁”误为“渔”。由于无法像电脑一样统一替换,小蔡只能用蓝笔一一圈改。

  小蔡发现,点校者尽管已对异体字进行了一些统一,但因为两位点校者前后分工,还是有异体字并存的现象。她在认真查阅了《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辨析手册》后,将“勅”、“勑”统一为“敕”,将“為”统一成“爲”。

  “最头疼的,是对标点的审读。”小蔡说,标点是今天的点校者加上去的,但这些标点是否确切多有争论。像《畿辅人物考》中这一句:“史官之直,書天下後世之公論,又可畏也。”小蔡认为,直字下的逗号应移至書之下,“史官之直書”是一分句,如果照原样不仅不通顺,也不是作者原意。“很多时候,我也拿不准,就请教出版社的杨良志老师。如果杨老师也拿不准,他会到退休老编辑家中登门请教。”

  小蔡认为,干古籍编辑这一行当,语感非常重要,而语感是建立在阅读大量古籍基础之上的。当然,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熟知和掌握也同样重要。

  谈到为什么选择古籍编辑这一行,小蔡笑着说,自己生长在北京,非常向往老北京人那种安逸、平和的生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经历,更让她深感抢救老北京文化乃至古代文化的紧迫性:“我的祖辈都是满族人,但我真正的祖姓到底是什么,现在已经不知道了。”原来,当年市政改造时,小蔡爷爷的墓碑连同上面镌刻的祖姓一同被埋掉了,成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小蔡认为,虽说每天埋在故纸堆里,但抢救传统文化自有其独特价值,“我想为北京的文化传承做一些努力。”本报记者 路艳霞摄

  记者 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