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将走近群众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拍卖将走近群众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2012年12月02日08:45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尝试周末的时候逛逛拍卖预展,参加拍卖活动,就像他们到博物馆和画廊看展览,或者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么平常。”

  撰文:记者林琳

  本期专家:上海泓盛拍卖总经理赵涌

  很多人认为,拍卖是大玩家的爱好,是少数人的游戏。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老百姓的资产不断增加,拍卖将会成为一个大众的流通渠道,一个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大家在这里收藏、展示、消费艺术品。我相信有一天这会变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参加拍卖会的“大众群体”不可能是全部人,而是人群中占一定比例的精英。当拍卖被这部分比较大的群体接受时,也就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拍卖不应局限于成交500万元一件或1000万元一件的拍品,可以拍卖一些几万元的、有文化和收藏内涵的东西。这些东西最好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譬如办公室、家里的布置,形成一种对话的环境,使买家的日常生活、品位、修养各个方面产生互动。这种作用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买很贵的艺术品然后收藏在银行保险箱里,唯恐一拿出来就遭到损坏。

  我常常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尝试周末的时候逛逛拍卖预展,参加拍卖活动,就像他们到博物馆和画廊看展览,或者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么平常。他不一定非要到拍卖会上买东西,因为参加了就是个经历,就是周末愉快生活的一部分,享受的不是购买,而是文化、知识的吸收和交流。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拍卖以后会朝多元化发展。先要去掉拍卖的高门槛,把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的物品也融入到拍卖会中。譬如我们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推广纸杂,希望大众认识到不一定非买书画不可,也不一定非买大作品不可,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以收藏的物件。其次,拍卖会的形式也会逐渐多样化,举办更多的活动、展览,把专家聚集在一起,正面宣传,让大众了解艺术和文化,不要只关注价格、行情。

  我在国外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发现外国人的个性化更强。而中国人追求共性,相对随众,不强调个性。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在生活上的这种个性也会增强,而拍卖行也要适应生活、文化、爱好的变化,设计不同的专场。有的拍卖行拍卖单价1000万元甚至1亿元的拍品,这些艺术品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只是在为少数人服务。我们应该把市场放大,不能把所有收藏者“圈养”到一个品类里,让他们成为某些利益的牺牲品。也许卖几件大东西,市场会很轰动,但大部分人觉得这个太遥远了。我们推广的纸杂、钱币、邮品、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是很多收藏者需要的。拍卖这些拍品也许难以成为一时的轰动,却可能因此而影响了一代人。

(来源:广州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