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评
以教助政:重新发现中国古代政教关系
——评《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历史上曾经是观察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历来受到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关注。作为宗教学和政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题目,政教关系在国际学术界已有丰硕成果,并以亚伯拉罕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政治的互动为背景,形成西方主流的理论模式,也影响到中国。中国学界这些年越来越关心政教关系问题,发表了许多论文及相关著作,但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分量的专著尚未见过。政教关系是人类社会普遍性问题,而它在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上又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如果缺少东方文明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政教关系的现有理论必然存在重大欠缺而显得科学性不足。如果简单搬用西方理论模式或苏联理论框架来说明中国政教关系,就会抹杀中华文明的特点,也说不清楚问题的本质。
张践教授在多年积累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百万余言的《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这部著作在中国特色政教关系史的理论空白面上精心绘制了一幅崭新的多彩图,初创了中国特色政教关系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张践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形成广义政教关系论
该书以跨文化的广阔视野,依据世界经验和中国经验,对“政教关系”从理论上重新解读,突破把政教关系仅仅视为国家政权与教会组织之间关系的流行的狭义理解,全面论述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揭示政治的三重结构:政治权力、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文化,论述宗教对三者的作用,形成广义的政教关系论,把政教关系研究范围拓宽了,这是理论上一大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