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著改成电影不能丢掉灵魂(图)--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专家:名著改成电影不能丢掉灵魂(图)

2013年04月24日08:58    来源:辽宁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作家出版社和央视电影频道共同启动了“现代文学名著电影系列”计划。一时间,关于名著改编存在低俗、娱乐化倾向影响电影品质的话题又引起关注。针对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陆天明和辽宁文学院院长王多圣。

  不能丢掉故事灵魂

  王多圣说,文学改编电影的传统由来已久,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等影视剧将英国文学推向全球。近年来在好莱坞更是形成一股热潮。从去年开始,先后有10余部此类电影在银幕放映,既有欧洲经典文学名著《呼啸山庄》、《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远大前程》的翻拍之作,也有美国文学名著《在路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版,还有新近畅销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云图》等。在中国,第五代导演改编当代文学名作,推出一批经典影片,如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孩子王》等等。据统计,电影史上有20%到33%的影片改编自文学作品,历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中,这一比例更高达50%。

  但国内有的小说拍成影视剧后娱乐化倾向严重,不但人物情节娱乐化,语言也变得越来越粗糙。陆天明说:“小说中的一些美在电视中流失,是允许的,它流失的是影视剧中不能表现的。历史上的好小说,最经典的小说都无法改成电影、电视剧。即使改成电影、电视剧的也都不如原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一些名家的作品,包括鲁迅的《阿Q正传》拍过几次了,都读不出小说的味道。《红楼梦》翻来覆去拍摄,但都没有原著的那种感觉。但电视剧的粗糙是阶段性的,就像电影成为大众艺术之前的阶段。”

  不能忽视艺术价值

  为了走市场,国内的一些影人改编文学名著,往往把握不了原著精髓,还习惯于往低俗方向发展剧情。有些制片方,拿到名著改编版权,只看商机,不注重向打造经典作品的方向努力。比如,虽然《满城尽带黄金甲》借用了《雷雨》的故事原型,《夜宴》借用了《哈姆雷特》的故事原型,但都没有保留对原著精神内涵的认知。

  但相对于古代经典题材,现当代文学名著更值得用电影来表现。因为现当代文学作品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的人性,更能够与观众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交流。在中国电影史上,不乏改编自当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陆天明也认为,当前中国电影最缺少的就是当代性。

  陆天明说:“娱乐、商业、全球化,成为电影不断冲破本土文化语境的离心力。”尽管娱乐时代使思考成为消费的“毒药”,但若电影完全被娱乐取代,便丧失了对人的震撼与抚慰,也失去了对精神的引领。“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作为娱乐消费品而存在,这不该成为电影放弃文化使命的托词。一个有着厚重文化的民族,电影院里不该仅剩下爆米花+可乐,国产电影有理由多一些聚焦人性、追问价值和皈依本土文化的影片。”本报记者/杨竞

  电影《悲惨世界》剧照。

(来源:辽宁日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