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文化脉动) 

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看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本报记者  张  贺

2013年08月22日08:16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文化脉动)

  扎勒根在蒙古包内和爷爷奶奶观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节目。
  本报记者 张 贺摄

  古怪的铁杆子

  牧民乌日娜平静的生活被一根离她家几米远的铁杆子打破了。自从上个月几位年轻人在这里竖起了铁杆,周围的邻居和路过的农牧民常常站在铁杆子下面,低着头拿着手机一阵猛按,偶尔抬起头看看铁杆,几分钟后往往带着心满意足的神情离去。也有人一脸迷惑,拿着手机发呆,每到这个时候,乌日娜就上前接过手机,给人家演示一番。

  铁杆高约9米,上面有三个类似音箱的白色东西,不过它们既不发声,也不转动。对乌日娜一家和其他巴彦淖尔的农牧民而言,这根铁杆具有神奇的魔力,它打破寂寞和单调,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带到了草原。

  那三个白色的东西是大功率无线WiFi,每个天线的辐射角度是120°,三个就实现了360°无死角全覆盖,在无遮挡物的情况下,辐射距离可达到1至3公里以上,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只要有一台电脑或智能手机,在此距离内就可以访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蒙古分中心所提供的数字资源——1500余小时精选视频、5万余册电子书、3000余部有声书,其中包括蒙文视频600小时,蒙文电子书百余部。

  乌日娜15岁的儿子扎勒根正在放暑假,每天除了帮妈妈干活和写作业之外,手里一直捧着那部平板电脑,《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漫是他的最爱。“不用下载,在线看的速度就很快”,扎勒根用手指在屏幕上使劲儿一划,嘴里念叨:“快进、快进。”

  乌日娜看着儿子说:“这台电脑不是我们买的,是共享工程送的,我是数字加油员,所以送我一台,谁不会,我就负责教。还是小孩子学得快,没怎么教他,自己就会使了。”

  在乌日娜家电视机旁边,放着一台类似于机顶盒的设备,全部数字资源其实就存储在这里,通过一根导线和外面的铁杆相连,用无线WiFi发射出去。“这个东西比电视机好,拿个手机揣兜里,走哪儿就带到哪儿,随时都能看。”乌日娜家有3000亩草场,养了200多只羊,以前出去放牧,除了茫茫草原和羊群,什么都看不到,寂寞时就喊两嗓子。“现在好了,一边放羊,还能一边看电影。”

  乌日娜家所在的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地广人稀,牧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3人,每年只有4个月的无霜期。在漫长的冬季里,牧民们常常猫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别的文化娱乐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特殊,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自治区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沿边境线设18个旗县、28个乡镇(苏木)。全区人口2360万且分布不集中,还有大量的牧民依然保持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放牧生活习惯。保持放牧生活习惯的牧民一般会以五六个家庭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在夏季寻找雨水丰沛、青草茂盛的草场居住、生活。冬季气候寒冷、天气恶劣,草原上不再适合放牧。牧民会选择在一个固定的牧民点的砖瓦房内居住,圈养牛羊,不再生活在蒙古包内。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牧民生活的地方都远离城镇、乡村,远离人口聚集区。虽然现在手机已经普及,差不多人手一部,但互联网仍然难以进入辽阔的草原。

  一个灵感的诞生

  “内蒙古的这种地域特征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想新的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馆长、文化共享工程内蒙古分中心主任李晓秋说。

  记者曾多次赴内蒙古地区采访,无论是在社区文化站还是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齐备,但利用率普遍不理想——有的文化站图书阅览室、上网室门可罗雀。为什么放着这么完善的设施,农牧民却不常来使用呢?

  在和基层群众聊天时,记者了解到,这些文化设施一般都设在乡镇政府或村委会里,普通人没事是不会轻易迈进政府大门的;这些设施每天开放8小时,在公务员们上班的时候,农牧民也要干活;同时,距离遥远,很少有农牧民会为了查个信息、下载个电影专门大老远跑一趟。此外,冬季天气太冷,有的基层文化站缺少取暖经费,就不开放了——反正那么冷也不会有人上门的。

  “可以说,乡镇就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末端了,到这儿就再也推不下去了。”李晓秋说,“国家为共享工程投了上百亿元的资金,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到乡镇,设备、房子都配齐了,等于100公里高速公路已经修了99公里,但就是从乡镇到农牧民家这最后一公里没打通,结果100多TB的资源不能为基层群众服务,太可惜了。”

  去年有一天李晓秋躺在自己家床上拿着iPad上网,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把WiFi搬到农牧民的家里,用无线上网的方式访问共享工程的资源?”他立刻安排人员考察相关技术和设备,结果发现大功率无线WiFi早就有了,技术很成熟,价格也不贵。于是,从2012年8月起,一个名为“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的工程在内蒙古巴林右旗、翁牛特旗、苏尼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托克托县等6个地区开展了试点。

  张树杰是文化共享工程内蒙古分中心技术部主任,他带着人马去给牧民安装天线等设备时,首先遇到的是怀疑。“牧民就觉得你们是不是又是哪个公司来搞一工程,赚点钱就走?”张树杰说,“我跟人说这是免费的,还免费给一部手机和一台平板电脑,人家根本不信,说还有这好事儿?”但是当天线架好,手机客户端下载好,一点击屏幕,电影出来了,老百姓就信了。

  为了验证信号的有效距离,张树杰让一个牧民拿着手机开着摩托车往远处跑,跑到没有信号为止,差不多5公里。“那个牧民回来就对我说,太好了,我也要买一部智能手机。”张树杰说,这句话让他感动了好久。随着消息传开来,张树杰他们再去其他村时,牧民们抢着帮他们架设备。

  由于共享工程的资源都已解决版权问题,所有下载的图书、影视作品都可以在牧民之间以蓝牙或茄子快传等方式点对点传播,“等于是一个人下载了,就能传播给所有的人。”张树杰说。

  好东西要用起来

  在杭锦后旗双庙镇增光村,“采泓平价超市”是村里老老少少常来常往的地方。装着无线WiFi的大铁杆就竖立在超市门口。超市老板娘姜采泓另一个身份是数字加油员。她说,生活用品每天都得买,所以顾客来了顺便就在这儿下载节目,一部电影只要几分钟就能下载到手机里。记者打开随身携带的iPad,进入“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客户端,下载冯小刚导演的大片《一九四二》,只用了4分多钟。虽然影片不是高清的版本,但在小屏幕上欣赏不成问题。

  姜采泓的邻居香凯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专业大三学生,暑假回家时惊喜地发现了这个“宝矿”。他说,在学校习惯了上网,一想到回家没地方上网就难受,现在好了,他用手机就能下载想看的电影和图书。

  除了娱乐节目之外,最受农牧民欢迎的是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杭锦后旗是农区,盛产小麦、瓜子和西瓜,农民对相关实用技术的渴求非常强烈。一位农民对记者说,以前去双庙镇政府里的文化站查过资料,用的就是共享工程,现在不用跑那么远了,在家就能下载回来看。

  牧民斯庆巴图喜欢看养殖节目,在他的平板电脑上,一部科学养牛的纪录片正在播放,记者拿过耳机,惊讶地听到两个耳朵里的解说完全不同,左耳是蒙语,右耳是汉语。

  类似的双语资源是内蒙古图书馆专门翻译制作的。李晓秋说,现在的问题是双语资源还不够多,而且蒙语的OCR文字识别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大规模扫描图书,电子书暂时只能用PDF格式,虽然能看,但不够方便。

  “好东西就要用起来,”李晓秋说,共享工程内蒙古分中心准备为每一个夏季放牧的牧民团队配备一套便携式数字加油站,由指定的牧民家庭负责保管。当这个团队游牧到大型数字加油站附近时,可以在大型数字加油站内进行数字资源更新。“不管他们走多远,或是一个夏天更换几个居住地,这个小型数字加油站均可为每一位成员提供服务,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以前是8小时,现在是24小时全天候;以前要到乡镇,现在在家就能看。”张树杰说,“我觉得,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绝对有生命力。别的不说,国产智能手机只要400元,谁都买得起、用得起。只要资源更有针对性,需要什么就推送什么,老百姓一定会爱上的。”

  在乌日娜家的大铁杆上,系着一条黄色的丝带。在即将告别的时候,记者问那是什么?乌日娜说,是哈达,象征吉祥如意,表达感激与尊重。晚风中,哈达猎猎作响。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2日 19 版)

(责编:黄维、许心怡)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