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白领热衷短期出家 背后隐藏信仰缺失和精神空虚

2013年09月13日11:22    来源:深圳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白领热衷短期出家 背后隐藏信仰缺失

  近日,“苏州寒山书院招收女众班,免费住读还发生活费”的消息,将一段时期以来纷纷扰扰的“白领出家”话题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记者调查发现,都市白领赴寺庙短期体验出家生活,以“吃斋念佛”方式为心灵解压,其背后隐藏的是信仰缺失和精神空虚化。

  “白领出家”竟成创意产业

  据了解,此次开设的女众培训班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年制居士班,面向在家的社会人士;另一种是四年制小众班(净人、沙弥尼),面向出家人或有志于出家的女性。寒山书院隆上法师表示招生引起热议始料未及,“自从招生简章贴出后,就有很多人来电询问情况。”

  目前小众班中的净人班已经招生不少,且有班级正式开课。书院一位女师父透露,四年制的比丘尼(俗称“尼姑”)本科班已有30多名女性报名,预计本月15日进行入学考试。

  寒山书院女众班“蹿红”非首例。浙江天台山慈恩寺从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民众“短期出家”,并在今年5月正式推出这项活动,出家时间分为3个月、6个月、一年或两年不等。消息经网络传播后,短短几天内就有上千人报名,以致慈恩寺暂缓举办这一活动。

  类似寺庙女众班、“短期出家”的,还有社会上频频出现的“禅七班”、“灵修班”、“国学班”、“寺院夏令营”、“回归文化度假村”等。更有甚者,西南某市“白领出家”活动竟被纳入当地“十一五”规划和创意产业规划重点项目。

  有人避世 有人减压

  寒山书院依山傍水,绿意缭绕。在书院门口,记者偶遇两名前来咨询的年轻女性。言谈间,记者了解到,她们都是城市白领,其中一人是商务人士,想到寺庙放松心情,来此咨询目的是想看学时能否与自己的工作协调起来。另一位咨询者则希望通过“短期出家”,在周末或者假日期间远离尘嚣,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有这种避世、减压想法的人还有很多。东北人吴女士是上海某外资银行职员,虽然待遇优厚,但几年下来她已深感厌倦。“听到电话就紧张,怕陪吃饭,怕跟大客户搞应酬、打交道。”吴女士说自己是一个与社会疏离的人,不太合群,但又无法改变。选择到附近寺庙修习,目的是“摆脱烦恼”。“打坐青灯下,耳边静默无声,那一刻仿佛生活的烦恼被带走了许多。”

  年届四十的沈某是一位“高富帅”。他在苏州经营一家企业,腰包渐鼓后多次出轨。几次提出离婚,遭遇妻子以死相胁、父母也以断绝关系相逼。“当时真想出家当和尚算了。”他说,几天义工做下来,上香、礼佛、诵经、打坐,愤怒渐渐平复,“起码能睡安稳觉”。

  “出家”不是减压灵丹妙药

  都市白领缘何对“短期出家”情有独钟?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出家者并不是单纯出于对佛学的热爱,而是想借佛门“清规戒律”强制自己减少或逃避尘世烦扰,期望以此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多位“短期出家”修行者自我剖析认为,在当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竞争环境下,年轻人极易形成心理压力,有时甚至逼近了忍耐底线;而在工作之余,又鲜少时间进行交际、聊天等休闲行为,从而形成心灵饥渴。

  复旦大学社科部副教授邵晓莹认为,“短期出家”受热捧,源于当前人们信仰的坍塌,是精神危机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这种减压方式多数时候起到的只是暂时的精神麻痹,一旦离开佛门“重返”尘世,面对现实工作和生活,心理压力依然存在,心灵饥渴仍然如故。“期望通过短时间‘出家’来减压、求得心灵慰藉,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大于内容。”

  而来自多家寺庙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苏南一位寺庙法师表示,庙里生活与城市大不相同,根据以往经验,很多人一开始信心满满,以为在寺庙读经书、养心性,但其艰苦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和承受能力,最终坚持不下去,“修”到一半或者刚开始不久就告辞了。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