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让《格萨尔》史诗永远“活”下去

2014年08月17日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格萨尔》史诗永远“活”下去

  中新社拉萨8月17日电 题:让《格萨尔》史诗永远“活”下去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格萨尔是至今以‘活形态’传承的宏大叙事史诗”,近日来拉萨参加“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藏学家、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诺布旺丹博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要让《格萨尔》史诗在不断的抢救和保护中永远“活”下去。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也是人类口头艺术的杰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格萨尔共有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比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等世界五大史诗的总和还要长,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对“格萨尔”的抢救、保护工作,在80年代初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对格萨尔艺人、文本及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

  “格萨尔文化语境的保护是整个格萨尔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诺布旺丹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来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让其“活”下去的根与土壤上,即其文化语境的保护。

  诺布旺丹说,就一部史诗而言,艺人、文本和语境是它的全部要素,在保护艺人、抢救文本的同时,不能忽略保护其语境。要尊重民间习俗,注重保护格萨尔赖依生存的文化语境,在本土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推进格萨尔文化的保护工作。

  格萨尔是以“活态化”的形式传承发展,艺人不仅仅是口耳相传,还有神授、圆光、掘藏、顿悟、智态化等,“这些传承类型均为格萨尔史诗所独有”,诺布说。

  许多人认为格萨尔史诗是一种英雄史诗,对此,长年致力于格萨尔保护与研究的诺布旺丹说,格萨尔史诗发展至今已经远远超出了英雄史诗的范畴,它已成为沐浴本土文化、知识、信仰的一种民间传统载体。

  诺布旺丹在他的论文中也讲到,格萨尔艺人演述的不单单是一段故事、一场战争的经过,而是一种精神,它鼓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并相信一切丑恶的势力终将被消灭,倡导正义、公正、善良、智慧的社会伦理思想。

  该史诗通过艺人的演唱使世人了解藏民族历史,以及古代藏民族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经验、宗教信仰、民族交流、道德观念、民俗民风等。

  “它立足西藏的神话、故事、民歌、谚语等民间文化的土壤”,诺布旺丹说,格萨尔对藏族的音乐、绘画、藏戏、舞蹈等民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作用,成为西藏当代文化赖以创新的灵感源泉。

  目前,在世界上能够吟诵16万诗行80万字以上的艺人有160多位,而西藏那曲是艺人最多的地区,“他们都是目不识丁却无师自通的天才艺人”,诺布旺丹说。

  “史诗的书面化是必然的趋势,但如果一个史诗完全成为一种书面化,这个史诗就‘死’了”,诺布旺丹说,格萨尔史诗是数千年藏族文化口头传承的集大成,上百名格萨尔艺人以“活”的方式在传承这一艺术。

  诺布旺丹说,要让格萨尔史诗永远“活”下去,首先就得保护好其家园,保护好文化传统,保护好格萨尔艺术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格萨尔史诗这样的精神财富得以代代相传。(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