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杏坛小镇拥4国家级非遗 娃娃兵成传承主力军

2014年10月24日14:5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杏坛小镇拥4国家级非遗 娃娃兵成传承主力军

   原标题:小镇拥4国家级非遗 娃娃兵成传承主力军

南华小学的孩子在表演八音锣鼓柜。戴嘉信

南华小学的孩子在表演八音锣鼓柜。戴嘉信 摄

  不久前,杏坛八音锣鼓柜成功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公示,成为国家级非遗已经是“板上钉钉”。在八音锣鼓柜晋升国字号之后,杏坛这个小镇已经拥有多达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但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非遗项目并没有濒临灭绝,反而涌现出一批娃娃军,成为传承的主力,让这些古老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如今,杏坛镇还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希望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灿烂的古老文化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顺德逢简水乡文化节上,声势浩大的百龙汇演、独树一帜的水上飘色、穿越时光的水乡婚俗、薪火相传的非遗展演、抑扬悠长的咸水歌,加上充满乡土气息的顺德风情画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在本次展演中,八音锣鼓柜最引人注目,它是包括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三种表演形式的民间音乐。锣鼓柜是用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演奏成套戏曲,因必备一座装饰华丽、状如有檐无盖的长方形亭子来放置打击乐器的木柜,故而得名。锣鼓柜内装敲击、吹奏、拉弦、弹拨四类民族乐器,以“柜”为单位,以乐社名称制作锦旗,组成一个演奏班子。

  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刚刚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公示,成为国家级非遗已经是“板上钉钉”,只需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发文。

  杏坛素有顺德锣鼓柜之乡的美名。现在高赞村、麦村、南华村的锣鼓柜活动相当活跃,尤其是高赞村的锣鼓柜,在佛山市内巡回演奏获得较好口碑,也曾多次前往中山、广州等地演奏,赴广西梧州游行演奏,获“两粤升魁”锦标。演奏成员是本地音乐发烧友,人员组成不受限制,他们以农村为活动基地,利用晚上集体活动,每逢年节或庙会神诞则组织演奏或上街游行助兴。

  杏坛八音锣鼓柜的申遗几年前已开始。在成为省级非遗后,去年正式向国家级发起冲击。去年11月,顺德区文体旅游局曾专门到锣鼓柜艺术最发达的杏坛高赞、麦村和南华,为其申报国家级非遗拍摄资料。去年广东共有30个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挑选,最终顺德区的唯一代表就是杏坛的八音锣鼓柜。

  娃娃军成为基石

  在八音锣鼓柜晋升国字号之后,杏坛这个小镇已经拥有多达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在省内数一数二。杏坛其余三个国字号项目分别为:2005年11月,龙舟说唱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杏坛人龙舞名列其中;去年11月3日,顺德永春拳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申遗,最终被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与国内其它区域不少国家级非遗不一样的是,杏坛的国字号非遗并没有遭遇后继无人的情况。杏坛文化站是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一,站长陈文庄告诉记者,杏坛的国字号非遗都有固定的娃娃军班底,他们成为非遗继续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遗产就会遗失。”

  “我最爱锣鼓柜。”小斌是杏坛南华小学学生。当很多小朋友课余时间去参加书法、舞蹈等兴趣班的时候,小斌和20名小伙伴却选择了学习锣鼓柜,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砰砰砰”、“噔噔噔”,昨日在南华村的曲艺社内,小朋友在锣鼓柜老师黄干洪指导下,有的打鼓,有的打锣,还有的打沙,每个人都打得有模有样。“这是锣、钹、大鼓、马锣,还有唢呐。”10岁的小欣学习锣鼓柜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对组成锣鼓柜的乐器有所认识,“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每一个都很特别,我都很喜欢。”如今小欣已经学会了演奏《得胜令》。

  目前,杏坛八音锣鼓柜的培训基地设在南华曲艺社,每周南华小学的孩子都会到这里学习有关知识。

  传承的社会之路

  虽然已经有一支传承的娃娃军,但杏坛文化站仍然对非遗的传承充满危机感。“虽然已经有一批孩子在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学习的人越来越少。”陈文庄说。

  目前,在杏坛文化站和南华小学的协助下,八音锣鼓柜项目除挑选小欣和其余28名小朋友做接班人,还准备继续选取部分学校,通过校园共建的模式将锣鼓柜送进校园,让更多孩子学习。

  龙舟说唱与永春拳两个非遗项目除不断培养娃娃军,还另辟蹊径想出了接受政府社会组织孵化的办法,杏坛龙舟说唱协会找到了杏坛文化站寻求帮助。陈文庄告诉记者,目前,杏坛设立了文体社会组织扶持基金及文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期望逐步实现政府放权文体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前期少量的资金扶持,扶上马送一程,帮助文体社会组织度过最困难的起步阶段。”

  龙舟说唱协会寻求孵化的要求得到杏坛文化站的大力支持。目前杏坛文化站将对龙舟说唱协会的专业水平、组织管理、规划发展、社会服务、社会募集这五项能力进行培训。“在提升其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政府资源的投入,让更多人去接受龙舟说唱协会,最终形成一定影响力,帮助其更好地生存。”陈文庄说,最终达到让龙舟说唱协会孵化完成后,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生存壮大,让杏坛居民能够享受更多的文化大餐。

  “目前,龙舟说唱协会主动出击与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协议,派出培训老师定期到学校进行培训。”陈文庄说,经过一段时间培训,龙舟说唱协会要通过参加够分量的比赛展示能力,通过表演让居民对其表演或培训能力打分,两方面都要合格才算成功孵化,可以去注册成为社会组织。

  走近非遗

  龙舟说唱

  根据地:麦村小学

  “兵团”规模:50多人

  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舟说唱是顺德区首个国家号非遗。由于传承人寥寥无几,龙舟说唱濒临灭绝。从2006年开始,顺德开办龙舟说唱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培训班虽然吸引了约30名爱好者踊跃报名,但全部是清一色中老年人,年纪最轻的也在40岁以上,绝大部分已年过半百。

  “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一门艺术很难兴旺发达起来。”为此,杏坛选择了让龙舟说唱这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龙舟说唱班第一批学员2006年到麦村小学艺术班挑选了8名小学生进行培训。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龙舟说唱已经在麦村小学有50多人的稳定传承队伍,在全校进行了普及,一周2次进行固定培训。“在每一届学生中,麦村小学都会挑选一批有潜质的学生学习龙舟说唱。”陈文庄说,刚开始的时候家长颇有微词,但在参加多次国内外表演之后,家长都觉得很光荣,渐渐地就无人有意见了。

  永春拳

  根据地:马东小学、逢简小学

  “兵团”规模:400多人

  “嗬、嗬、嗬……”每天早操,马东小学的小学生都会开始练习一套永春健身操。昨日,记者走进马东小学见识该校的永春少年。

  电影《叶问》系列的热映掀起一股“永春”热。马东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兆祥是永春拳高手,在他的力推下,马东小学从2010年开始力推永春拳。“孩子主要练习的还是永春拳的基础,起到健身作用。”徐兆祥说。现在全校已经有不少孩子会更高深的小念拳。

  徐兆祥说,永春这套古老的拳法要练习到精通非常不容易,越来越多的人慢慢不愿意再接触。让孩子早些接触永春,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对永春拳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高深的拳法,保证永春拳更好地流传下去。

  阿正是负责领拳的孩子之一,他同样是校内掌握小念拳的孩子之一。阿正说,练拳让自己很高兴。“等我大一点我就可以练习更高深的拳法了。”

(来源:南方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