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标准不一 拖了数字出版的后腿

2015年01月13日09:26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执行标准不一 拖了数字出版的后腿

   原标题:执行标准不一,拖了数字出版的后腿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中,纸质图书450万册,电子资源达800万种。在图书采购经费中,电子资源占到了65%。”在上周举行的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敏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表示,“图书馆界已经用购买投票的方式,对出版界的产品形态提出新的要求。”

   数字资源建设正被提上日程,不过国内出版界想拿下这块蛋糕却并不容易。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采购数字出版物的经费,80%买的是“洋品牌”。业界人士表示,不是不支持国货,而是眼下执行标准不一,制约了国产数字出版的产业化发展。

   数字超纸本 阅读产业“新常态”

   有人将2014年称为媒体融合元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网民每人每周上网时间长达26小时。

   全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成法传递了这样的信息: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在4.77本,而电子书阅读量已经达到2.48本。如果按照数字出版每年30%的增长速度来看,未来两三年之内,国民数字阅读量便会很快超过纸本阅读量。

   这一阅读产业的“新常态”,在推动着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调整资源采购策略,数字资源采购费用占总经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据《图书馆报》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占比目前是42.5%,清华大学是65%,中国人民大学更是超过了70%。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国内老牌出版社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库产品。60余家出版单位“抱团取暖”,参与组建了中国数字出版联盟,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

   优势在效能广度 电子书需“标准化”

   说到数字化融合的优势,邬书林举了个例子:过去一本图书进到图书馆之后,尽管好的图书馆有较多的复本,但是只要这本书被借走了,其他人都只能等着。数字化之后,同一个资源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设备在同一时间被所有人共同使用。知识传播的范围、效能得到极大提高,知识、信息更加对称地呈现给了全世界的读者。在目睹数字化可喜的传播效能后,业界人士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数字出版的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图书馆认为数字出版产品容量越大越好、书的种类越多越好,把数字产品跟纸质书用一个标准衡量。其实,我们应该制定数据库、电子书的出版标准,从数据库的质量、数量、系统程度、结构化程度、数字化程度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主任毛雅君拿出了调研数据表示支持:“现在有很多出版社都在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出版数字产品,但是各自执行的标准差异很大,不同格式无法兼容。对于图书馆来讲,我们希望能够把更多不同类型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转变的形式 不变的“内容为王”

   10年前一篇电子格式的论文,阅读费用为14美元,眼下只卖1.7美元,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成本快速下降,直接提升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出版理念、流程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文汇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喝牛奶有四个禁忌,一定要了解!
  5. 七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