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农村剧不应成“稀缺剧”

2015年01月22日10:21  来源:南昌日报
 
原标题:评论:农村剧不应成“稀缺剧”

  农村剧不应成“稀缺剧”

  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2015年的电视荧屏可以说是百花争艳。既有宫斗的《武媚娘传奇》,又有暖心的《何以笙箫默》,不过在年初电视大戏之争中,刚刚在央视播毕的《老农民》却超过前两者的热度,口碑和收视率取得双赢。一片赞叹声的背后,折射出当下观众对农村剧的强烈关注和作品的稀缺。泥土芳香,田野麦浪,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是久违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观众占据电视剧观众的大半江山。现实中,8亿农民的生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可以挖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篱笆·女人和狗》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农村题材电视剧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农民真实的生活面貌,谱写出一代农民的心灵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针对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却少之又少。如今,国产剧的年产量已经接近2万集,如此庞大的产量中,平均每年的农村剧总量大约只有1000多集。即便是这仅有的1000多集,严格来讲也不完全是农村剧,农村剧成为了“稀缺剧”。

  无论是从市场需求、文化责任还是社会担当考虑,电视剧创作和制作方都不应该忽略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而一味走在极度娱乐的边缘。当下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农村人看得了都市剧,都市人也看得了农村剧。市场不能一味被商业化和重口味裹挟,应该多创作一些反映农村现实的农村剧,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是收视法宝。徐 蕾

(来源:南昌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