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
人民网>>文化>>正文

探访全国"年味儿"十足舞狮活动 雄狮舞动万家欢

2015年02月20日07: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雄狮舞动万家欢(年味·舞狮子)

广东醒狮

龙狮文化源远流长

过一个岭南最有年味的春节怎么少得了水上飞狮?2月19日下午,大年初一,一场狮王争霸赛就在风景秀丽的广东南海西樵山天湖公园上演了。

在狮王争霸现场,只见南狮时而飞身上桩、威风凛凛;时而憨厚善良,逗人喜爱。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胆创新的高难动作与新颖巧妙的采青技术更令人叹为观止。

“巨灵闻谛,静待良机,跃而起,万川一水仰人杰;瑞兽夸宝,夙知天意,吼且舞,众辉同光览邦兴。”狮王争霸,当年随着电影《黄飞鸿》而家喻户晓,那是一个流传在广东南海乡村的故事。如今在黄飞鸿故里广东南海,广东醒狮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黄飞鸿第五代传人黄钦添才是真正的“狮王”。

来到黄钦添师傅的中联黄飞鸿龙狮基地,一头高7.28米、首尾长38米的“狮王”透着一股冲天的豪气,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黄师傅身形魁梧,六七岁开始他就跟着村里的前辈舞龙舞狮,练就了一副好身手,从这时开始威猛灵巧的醒狮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

随着有节奏的锣鼓声,一只小“狮子”正在一人多高的桩台上辗转腾挪,时而搔痒眨眼,时而凌空一跃,两个小队员将南派醒狮的威猛、灵巧与传神展示得淋漓尽致。作为他们的总教练,黄钦添一直在旁边细心指点,哪个动作不得要领,哪个动作还需进一步打磨……从初一到十五,100多人的狮队表演日程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

如今龙狮运动已不再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的层次上,而是由民间开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已经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舞狮育人和文化传承作为心中的最大目标。目前正在做一件他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他要将传统文化与国学研究引入到他的龙狮俱乐部,要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审读根植在岭南大地上的醒狮文化。”

广东南海是南派龙狮的发源地,目前在遍布南海各镇各村3000多头南狮中,富有民间传统渊源的醒狮活动,早在隋唐就已成形,明清年间盛行,到如今更是遍及南海的城乡镇街,龙狮文化深植于南海人的基因。

沐着这一年的春光,走在广州番禺钟村镇钟四村里,忽听得一阵锣鼓声。

顺着锣鼓声寻过去,一头威猛的南狮出现在村里文化广场的舞台上,时而翻腾跳跃,时而憨态可掬;当“狼吞虎咽”的一坛酒下肚后,踉踉跄跄,摇摇晃晃,让人忍俊不禁……狮头掀开谢幕时,大家才发现,是五个十来岁的孩子合演了这一出精彩的“醉狮”表演。

舞台最前面站着喝彩的,就是“狮头”李健峰,他最喜欢表演的就是“醉狮”,这个“狮子”很像人,喝酒、睡觉、有着它的喜怒哀乐,很有灵性。

“我们都是钟村中心小学的学生,由于对舞狮的共同爱好大家都加入了学校的龙狮兴趣班,每天下午利用最后一节‘大课间’时间训练。”五年级的彭敬彬对记者说。

彭敬彬的同班同学雷卓航介绍说,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舞狮,觉得舞狮特别威风,所以从小他就特别羡慕舞龙舞狮的长辈。作为“中国龙狮文化之乡”的钟村镇,舞龙舞狮氛围特别浓厚,每逢节日和喜庆事,总有高水平的龙狮出游,耳濡目染,大人们的一招一式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我是在5岁的时候迷上舞狮的。”同样是5年级的彭耿豪说,当时是姑姑买了一只“小狮子”,他和表哥都爱不释手,在没有任何人指教的条件下,就和表哥模仿大人们的招式舞起来了,一上小学他就报名参加龙狮兴趣班,同时参加了村里的龙师团,系统的训练让他学会了很多东西。

“狮尾”邓博文是一个壮实憨厚的小朋友,他经常顶着“狮头”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但在长期的训练中他觉得,他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是“狮头”还是“狮尾”,只有整个团队协调一致如同一个人一样,表演才能成功。

钟村镇龙狮协会秘书长陈礼滔介绍说,钟村镇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龙狮文化之乡”,就在于龙狮文化在当地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钟村镇的学校、村组及各种文化团体都有龙狮兴趣班、龙狮团,这些都是承载龙狮文化的土壤。

教练苏小龙表示,新年来了,龙狮团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钟村龙狮大汇演、龙狮大巡游一个接一个,孩子们的演出活动都排满了。

彭耿豪说,他妈妈的爷爷就是舞狮高手,听妈妈说曾祖父能够踩着大水盆边缘将狮子舞得出神入化,就像有轻功一样,他以后也一定要练成这门绝技。(记者 李 刚)

河南小相狮舞

高台威武亮绝活

锣鼓响起来,狮子舞起来。锣鼓声中,5只狮子分别沿绳索攀援而上。4只狮子位居四角。一只雄狮爬上20米高的钢架,在表演台上腾挪跳跃。这就是著名的小相狮舞——“五子登科”。

在河南省巩义市,活跃着一支舞狮表演队——鲁庄镇小相村舞狮队。这支队伍经百年继承、创新,形成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高空狮艺”,赢得“中原第一狮”美誉。

小相狮舞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神话:玉皇大帝玉玺上的狮子修炼成仙,下凡人间,降落在嵩岳凤凰山脚下。狮仙除妖镇宅,造福百姓。后来,玉皇大帝将狮仙收回天宫,狮皮存留人间。百姓想念狮仙,就用狮皮扮作狮子模样玩耍,既健身消遣、镇宅固本,又避邪造福、人兴财旺。

小相狮舞主要分为地摊、高台和高空狮舞。地摊狮舞,即在平地表演。两人扮狮子,一个抬头、一人拱尾,协调动作,熟练配合,浑然一体。另有一人扮“引狮人”,使用刀、枪、大镰、三股叉、梢子棍、绣球等器械斗狮,而狮子则以腾、跳、蹿、扑、伏、回旋等动作配合。

高台狮舞分为高架板凳狮舞、高架椅子狮舞。所谓“高台”,就是两张板凳一层,层层上摞,能摞到12层,每层都有4个人“捉板凳”,最高一层是3张板凳。先是一个狮子在舞,后成了双狮舞,有“板凳架”“踩独绳”等。引狮人与狮子在昂扬的锣鼓声中,时而蓄势,时而腾挪,做着各种高难动作,悬念迭出,惊险不已。

高空狮舞由第二十一代传人崔西金等人创新而成。“顶天柱”、《牢杆》把高空狮艺推到空前高度,成为小相狮舞的两大绝活。

1999年,小相狮舞应邀参加澳门回归“庆典大型展演”,从此走出河南,名扬天下。2008年6月16日,小相狮舞被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 马跃峰)

武汉黄陂僵狮子

盘旋上下声咆哮

“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孝感和武汉黄陂一带的元宵节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游狮活动。僵狮子也称“将军狮子”,舞狮者称“将军”或称“马脚”。

清晨,村民们陆续到香案前上香祈福,鞭炮扎着堆点燃,锣鼓震天响。舞狮活动由年长的头人(老一辈玩狮子牵头的人)主持仪式,数名有经验的“马脚”轮流舞狮,另有若干名“护法”手持红色“神棍”,边走边跳。

“盘旋上下声咆哮,寒光凛凛拳金毛。”10点左右,头人高声唱完祈福之词后一声令下,僵狮子随即变得疯狂起来,仿佛神灵附体,跟着“神棍护法”和锣鼓声高低腾跃,见着鞭炮就钻,在烟雾中疯狂撒欢。此间,长者以瓷碗盛水喂僵狮子,“马脚”喝水时须以牙将碗咬破,咬破的碗越多越吉利。想看热闹又害怕的小朋友,一会儿凑上前欢呼喝彩,一会又躲着鞭炮跑进稻田,好不热闹。

之后是游狮环节。8名青壮男子跪在香案前,头缠红巾焚烧黄表纸,用燃烧的檀香木熏“马脚”,然后四周锣鼓齐敲,鞭炮轰鸣。数十分钟后,只见马脚猛然立起,双眼迷离且不住抖动,亢奋异常。接连僵下几名“马脚”后,游狮活动开始。在此期间,整个村子男女老少一起出动为来年祈福。舞狮巡游到每家每户时,家家户户都会摆上香案,拿出烟花和爆竹迎狮,几天里僵狮子欢舞巡游,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僵狮子”每年从除夕前全村人就开始准备,从正月十三舞狮“起灯”,一直到巡游、上庙、化狮至结束,连玩三天至元宵节,祈福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记者 付 文)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