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文科博士生“知识无力”是对知识下乡的呼唤

杨兴东

2015年02月26日07: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知识无力”是对知识下乡的呼唤

文科博士生的“知识无力”感慨恰是对知识下乡的深情呼唤。它理应唤起更多的进城知识分子发现乡村的美好,尽一份绵薄之力弥补家乡的精神短板;唤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知识下乡构建良好的制度出口。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对于返乡笔记引发的争议,笔记作者王磊光回应,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只是强调知识的无力感。“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2月25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文科博士生的返乡观察,引起一场互联网关于知识无力感的热议。知识无力诚然只是王磊光的一种个体经验感受,但若更深入地理解王磊光的返乡笔记,读懂这位文科博士生面对乡村文化凋敝的一筹莫展,便能真正明白,所谓知识无力,指向的不是“读书无用论”,而是乡村精神建设层面的式微。

每一个游子返乡,大抵都有同样的感慨:路宽了、楼新了,乡村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一些文化建设上的失落却也日渐提醒我们乡村的逝去。在现有乡村结构中,如博士生返乡笔记所观察到的一样,大家庭之间的联系,仅仅依靠着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一辈人在维系。再往后数的年轻一辈,还有多少能准确叫出这块土地上有着血脉联系的亲朋名字?隔阂感随代际递增,每一次返乡过年,成了一种简单的物质层面互炫“成功”,类似王磊光一类的进城知识分子的返乡感受,恰透露出乡村在快速城镇化之下,那踉踉跄跄、充满失落的背影。

王磊光博士写出了乡村文化建设层面的失落表现,同时也是再度重申一个重要的社会建设命题:今天的知识分子该如何参与乡村进程,反哺乡村的发展,甚至推动一种“新的公共生活规则”的落实,为物质乡村填补上精神的空白?从个体角度而言,这考验着知识分子,如何打通知识与乡村的距离,如何更接地气的拥抱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它不需要我们来一场居高临下的审视,而需要我们认真聆听倾听它的心声,摸索什么是乡村所最能接受的建设形式,才能把知识所包含的厚重底蕴融入其中。

“瓦尔登湖”离开了梭罗,又有几人知它的超然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意境,离开了陶渊明,也只是几朵普通的菊花和一座平凡的大山。以此而言,在大时代面前,个体知识分子面对乡村,不必怀揣一种“妄自菲薄”的畏惧情绪,而应多想一想,如何使自身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农村的建设上来。

我们的建设态度怎样,乡村就将怎样。乡村的文化凋敝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才单向输出的结果。过去,进城知识分子肩负着一种“跳农门”的家庭重任。一跳成功,其中不少人往往对乡村失却建设热心。从这个方面来说,文科博士生的“知识无力”感慨恰是对知识下乡的深情呼唤。它理应唤起更多的进城知识分子发现乡村的美好,尽一份绵薄之力弥补家乡的精神短板;唤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知识下乡构建良好的制度出口。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