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27岁准博导是对“知识无力”的反证

2015年02月27日07:39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7岁准博导是对“知识无力”的反证

  近日,上海大学80后博士生王磊光以一篇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抛出了“知识的无力感”的话题,引发了网民的热议,由此上升到一个公共话题。虽然得承认,其“无力感”论调的前面,还有一个“近乡情怯”的前辍。然而其获得的价值认同之下,却是一直以来“上学无用论”的延续与变异,并由此成为很多人喟然长叹的引线。然而陆盈盈的过程与经历,现状与未来都说明,“知识无力”不过是一个伪命题,知识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命运,也可以对周边环境形成影响,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与白丁相比,有知识的人具有更高的平台,也具有更高的视野。知识赋予人的属于综合性因素,比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获得财富的资源优势,比如获得创新的基础保障……退一步讲,即便知识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中的财富,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成功,但其对个人思维的改造、禀赋的优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博士生的无力感是因为其没有找到一个释放的平台,还缺乏一种有效的机会。

  读书无用,知识无力,不过是基于某种立场假设下的一种气话,也说明话语提供者在取向上出现了偏差。任何成功都有一定的偶然,也有必然的积累与积淀,但无论怎么样,坚持与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命运也才会眷顾那些坚持不渝者。27岁女研究员的成功,源于其对自我设定的路径的信任,也源于其对于知识的崇拜与依赖。若是自抱自怨,在目标与现实之中迷失了方向,即便是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也可能难以逃脱“知识无力”的困惑,并处于“何以成功”的迷茫之中。

  27岁准博导是对“知识无力”的反证,也足以引发全民的知识认同与价值审识。“知识无力”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人的认识出现了问题。就如同“我为什么越努力,越失败”的命题一样,恰是对成功定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