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网>>文化>>正文

(时代需要的美)

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品格:应持守“中华立场”

王德胜

2015年02月27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品格(时代需要的美)

  “中华美学精神”这一命题,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在精神层面所应持守的“中华立场”,另一方面明确了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价值构建功能,体现了对文艺的文化功能与历史传承功能相统一的要求

  “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一方面明确地把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同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了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在精神层面所应持守的“中华立场”,也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另一方面,这一命题在赋予“中华美学精神”以深刻而现实的价值生命的同时,对当代中国文艺内在的美学追求也作出了规定,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明确、强化了对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价值构建要求。

  “中华美学精神”在体现“中华性”的同时,融合了多样性的思想追索,呈现出意义的开放性和思想的丰富性

  中华文化广博深厚、悠久绵长,“中华美学精神”同样蕴含丰富、指向多元。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何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特质?这些问题在学术层面上必然要求进行多样化的思考和多层次的把握。例如,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主导性理想,就是强调生命活动的内在和谐性,倡导个体生命体验向自然生命运动的沉浸和投入,讲求天、地、人相合。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就是这种审美理想的极致体现。这种内在和谐性是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的“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再如,强调文学艺术对现实人生的改造与提升,突出文艺活动的人生教育和伦理构建功能,这一理念贯穿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始终,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学艺术的功能要求和价值判断,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核心内涵的一部分。

  放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来看,“中华美学精神”始终处于不断生成、积淀和丰富的展开过程中,在不同的时代往往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内涵。它在集中体现“中华性”的同时,交织融合了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精神历程和多样性的思想追索,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其自身,且愈发深隽醇厚,呈现出意义的开放性和思想的丰富性。

  “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是一种审美的风格象征,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价值构建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具体理解,要有深入的学理分析,通过充分的理论阐释来挖掘其学术内涵,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当代条件下,“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指向鲜明的实践性命题。作为历史传统的“中华美学精神”,因其意义的开放性而具有延续文化血脉、塑造文化品格、强化文化使命的实践意义。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这一命题及其时代语境,在实践中实现当代中国文艺的美学追求。

  时代在变,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在变,文艺批评的具体对象和价值指向也在变,不变的是贯穿文艺实践始终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种特色、风格和气派,绝非简单的“民族形式”外观修饰,而是从内在精神层面凝聚、升华而出的文化价值,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的真正美学内涵。因此,我们所说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是一种审美的风格象征,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价值构建。这一命题的提出,突出了文艺审美价值构建过程中历史与现实、文化传统与当代实践的统一,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美学品格。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来说,强调“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为现实的要求,在于以“中华美学精神”自觉引导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当下实践,推动中国文艺实践的当代价值构建。应该说,这正体现了我们对“中华美学精神”时代生命力的一种具体把握。

  在当前文化变革的情势下,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面前,肩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命的中国文艺创作与批评,要“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就要在坚守社会理想价值、提升大众精神品质的同时,使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更加具体地贴近当下生活现实,更加充分地表现大众的生活情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变化脉动。换言之,当代中国文艺实践既要超越现实生活的有限性,但又不能离开现实生活这一出发点。离开了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文艺创作与批评就难以具体深入地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精神性超越,文艺实践就会陷入思想苍白化、价值平面化、趣味低俗化的境地。显然,这不仅关涉当代中国文艺审美功能的具体实现,而且体现了对文艺的文化功能与历史传承功能相统一的要求。

  将人生与社会相结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探索,引导我们在今天更加辩证地思考文艺实践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以宗白华为代表的把“人生体验”追求与“生活改造”理想相结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探索,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内在的美学情怀方面,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重要借鉴。

  中华美学始终强调审美价值创造过程中个体体验与心性修养的统一,并从这种统一出发,审视和评判诗文、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态,努力追求个体体验向心性修养境界的提升。进入20世纪以后,面对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紧张,宗白华等一批美学思想家高举生活改造的思想旗帜,一方面在思想资源方面接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心性修养追求,将个体审美体验与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强化艺术实践、审美活动向内的人生指向;另一方面又着力将这种向内的人生指向、人的自身改造追求,与向外的社会实践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张对“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的发扬和彰显,以内在的人生价值信仰之美来普照整个社会人生的改造前途,以此实现现实生活品质的提升。在这样一种思想探索中,人的具体生活现实恰恰成为实现文艺价值功能的具体前提:以“生活改造”为功能目标的文艺实践,没有因具体生活的有限性而舍弃之,相反,将具体生活当作实现文艺价值功能的具体实践领域,把“人生”的永恒性与“生活”的现实性、个体生命的精神价值与社会改造的实践价值,同文艺实践的现实目标与文化责任统一在一起。如此,既深刻延续了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的生命精神,又对现实人生的发展前途给予了深切关注;既坚守了人生的精神指向,又落实了文艺实践的现实目标。

  现代中国美学的这一思想探索,可以引导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更加辩证地思考文艺实践与现实的关系,也为我们在努力传承中华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把握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方向、完善文艺实践的价值功能,提供了一个极富意义的范例。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

(责编:陈苑、许心怡)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