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突破时空局限 看诗人的“朋友圈”新春聊什么

刘黎平

2015年03月04日08:0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诗人“朋友圈” 新春聊什么?

  王安石

  范成大

  刘长卿

  查慎行

  孟浩然

  每逢佳节诗文多,每一个节日,无论其内容如何,意义如何,都是文学上的一次盛会,因为佳节是诗人们不用费心思去捕捉的一个题材,甚至有些诗人写诗的心思可能比过节的心思还要强烈。而新春佳节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迸发的一个高潮点,古人留下了不少吟咏之作。

  现在,我们不妨突破时空局限,不问朝代,不问地域,将几个诗人拉入一个“朋友圈”,模拟一下当今微信群,看他们在新春之际,会说些什么话题?

  范成大:

  我“萌萌哒”,谁要买?

  不知是何年,只知是除夕,只知是南宋,地域在吴中,即今天的苏州一带。一直到午夜时分,大诗人范成大还没睡,因为要守岁,也因为吴中的人们正在除旧迎新,正在用各种仪式祛除负能量,迎接新的正能量,以便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变得更精明一点,“厌禳钝滞迎新岁”。

  在各种民间仪式中,最让范成大关注的,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他们沿着吴中的大街,一面走一面喊:我“萌萌哒”,谁要买呀,“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所谓痴呆,并不是指傻,而是指萌,也不妨说成卖萌。原来,吴中一带古有习俗,在除夕之夜,小儿要满大街卖萌,未来才会更聪明。

  范成大听了,也萌态大发,跟着小朋友满街走。这“萌萌哒”销售行情如何呢?似乎不怎么样,“巷南巷北卖不得”,问津者寥寥无几,走遍巷子南北都没有脱手。不过呢,卖方似乎也不着急,兜了一圈之后,大家碰头,互相问:“ ‘萌萌哒’的你,把自己卖掉没有啊?”回答都一样:“没有啊。”反应也一样,孩子们都开心地大笑,且互相取笑,“相逢大笑相揶揄”。快乐的不是他们“萌萌哒”有没有卖掉,而是整个卖萌的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老爷爷过来问:“萌萌哒你们卖多少钱啊?”可这时,小朋友们却连连摇头,天真地说:老爷爷,您是老人家,你若要买,就赊账吧,赊给你千百年,“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估计买卖就在萌萌哒一片欢笑声中结束吧。

  卖萌的过程,成了一个欢庆的过程,一个祝福的过程,这算是宋朝吴中人们的一种过节方式吧。

  王安石:

  最多转发 最多点赞

  这是大年初一,四处都是热闹喜庆的爆竹声,旧的一年就这样被欢送走了,诗人端起一杯酒开始畅饮。

  这酒是什么酒呢?它叫屠苏酒,可有讲究了,其中用了屠苏草,再加另外几种药草,一起泡着。一到正月初一,全家老少都得喝这种屠苏酒,喝完之后,渣子不能扔,要包裹在红布里,挂在门上,以祛除负能量。

  东风的温暖,已经渗入到酒杯当中,或者说,在饮酒之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东风的温暖。这时候,门前的门神或者神符,都已经旧了,所以要赶紧换新的。王安石却从这个古老的习俗中想到人事,想到工作。人逢佳节精神爽,一个平凡习俗,让王安石兴奋了,有了变法的动力,于是提笔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和时事结合得紧,而且王老师的才气也是杠杠的,因此他的这首关于新年的诗,转发得最多,点赞也最多。

  刘长卿:

  春天比我先到家

  这是唐肃宗时期的广东茂名,那时候叫潘州。文艺青年刘长卿,就是写“风雪夜归人”的那位,在新春佳节别人都归家的时候,他却没法赶回去团聚过年,心里那个急啊,“乡心新岁切”,思念家乡的心情特别急切。他本来在苏州工作,后来被调配到潘州,任命为南巴尉,隔家远了,又没有火车飞机,所以春节难以回家团聚。刘长卿回不了家,不曾想,新春却赶在他这个游子之前回家乡了。刘长卿不愧是唐朝诗坛的“长城”,他在朋友圈里发的这句话很简练,并最终成为千古名句,即“春归在客先”。

  其实,留在茂名过春节也蛮不错的,这里生态环境好,风景宜人,从早到晚有山间的猿猴陪伴,还有那江边的杨柳风烟,美不胜收,“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孟浩然:

  农村宅男最关心农事

  孟浩然算是个宅男,虽然也曾四处漫游过,但主要时光还是待在襄阳的田园里,要不怎么会有懒洋洋的“春眠不觉晓”。某年的除夕夜,咱们的孟宅男夜观天象,发现北斗星的斗柄自北向东转。天体运转,时令季节也会跟着转,从大年初一早上开始,新的气象开始了,“昨夜斗回北,今朝岁朝东”。

  孟浩然一向关心农事,看到父老乡亲扛着锄头,开始下田,就十分开心。大家也都高兴地说:看这老天爷的脸色,今年有个好收成,“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年丰与否,与孟老师的关系可大了,只有年成好,乡亲们才可能“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才可能有酒有桑麻,才可能欢愉地“把酒话桑麻”。

  当然,还有一个秘密,孟老师没有发到朋友圈里,他这一年要去长安应试,也希望自己的功名有一个丰年。他把对农事的关心转移到对自己功名的关心。这个秘密还是私信好友王维好了,一般人他不告诉的。

  文徵明:

  一边忙着写贺卡

  一边抱怨年味淡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老友文徵明,大年初一懒得出去拜年,在忙什么呢?原来,他正忙着写贺卡。

  贺卡拜年,是从宋朝开始的,到明清时期已相当流行。自己不登门拜年,投一张名片进去,晤字如人,算是拜过年了。实际上,人们就是嫌麻烦,但又不能断掉人脉,只好用一张纸来承担联络人情的使命,难怪说“人情似纸张张薄”。

  文徵明府上,一大早就堆满各种问候新年的名片、贺卡,“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朋友们都图省事,不上门拜年,我也懒得动,干脆窝在家里赶写名片贺卡,“我亦随人投数纸”。文徵明是书法大家,写的贺卡肯定抢手。不过,文老师始终觉得这么做人情凉薄,年味不浓,所以感叹道:“世情嫌简不嫌虚。”人们埋怨这礼节太简单,却没有深究,这简单的后面是人们的越来越不实在。

  由此看来,文老师是不主张春节只写贺卡拜年的,还是大伙热热闹闹地见个面,表达一下新春问候比较好。

  查慎行:

  剪刀也要“休春假”

  查慎行老师是清朝人,他是个实在人,没王安石那么有远大志向,没范成大那么萌,也没刘长卿的惆怅,他的关注点很实在,就是看家里的女人在干啥。

  家里的女人都在干什么呢?她们都在赶制新衣服,花尽心思做出各种新式样,“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一天到晚剪刀咔嚓咔嚓响个不停。这样日赶夜赶地图什么呢?一来是春节要穿新衣服,得抓紧时间做;二来姐妹们也得休个春节假,所以针线活要赶在正月前干完。

  做完衣服,到了春节,姐妹们就可以放心地度假了,而那些针线和剪刀,也和人们一样,安闲自在地歇下了,“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查慎行是个有独到眼光的人,历史上,从针线女工角度写春节的,还真是不多。

  最后,再说句题外话,查慎行就是金庸先生的祖先。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