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为何没让科学流行起来?

2015年03月30日14:59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最强大脑》为何没让科学流行起来?

  原标题:《最强大脑》为何没让科学流行起来?

  上周五晚,《我是歌手》总决赛承包了微博热门,相形之下,与之同日开播同日收官的《最强大脑》稍显冷清,连记者同行的朋友圈里也鲜见讨论。主持人蒋昌建在片尾说第三季不见不散,而魏坤琳赛前在微博中写到:“帷幕拉上,人群散去,我站在废墟的中央,环顾四望。明晚最后一战,也许后会无期。”带着一丝曲终人散的失落。《最强大脑》会有第三季吗?官方微博透露出悲观的气息,“有些事靠缘分”。

  毫无疑问,《最强大脑》在当下是一档与众不同的节目,它不用语出惊人的明星去吸引粉丝,没有胸口碎大石式的民间绝活,不含观众喜闻乐见的狗血调味剂,也没有歌舞表演那么具有娱乐性。可惜对于大多数观众,这是一档高冷的节目,它集自己所能挖掘到了全国的脑力精英,却没能如宣传语一样“让科学流行起来”。

  《最强大脑》没能成为现象级节目的原因,首先在于对于大众,科学远不像音乐那么容易欣赏更别说模仿,因为当观众叹服过选手的能力后,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能像他一样,而是这样的天才离我们太过遥远。节目中强调选手能力的延展性、迁移性,观众却只能在节目中对这些逆天能力惊鸿一瞥。音乐节目结束后,会有雨后春笋般的新专辑和商演,还能不停在各级晚会中刷脸,而脑力达人们赛后的生活,就是飞快淡出大众的视野,因为只凭节目组一己之力,很难为他们安排真正的后续开发和公众前的施展舞台。而那些凭自己能力已经称霸某个领域的天才们,其实也并不需要继续用高曝光率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对于制作方而言,摆在面前的最大困境并不是收视率不足,实际上《最强大脑》第二季收视仅次于《我是歌手》,蝉联周五收视第二。而是中国的脑力运动起步较晚,不能提供给他们足够的选手资源。几场对抗赛中,英、日选手里不乏国际脑力界知名人士,以及高校的专业研究者,而中国队员绝大多数是草根出身,从事的工作与脑力开发关联较弱。在这两季中,节目组已寻遍了国内在各类脑力赛事中的获奖者,以及媒体曾报道过的民间高手。本季四场国际赛中,请回了第一季选手回来助阵,还有本季4位选手上场两次,背后是高手不足的尴尬。

  如果《最强大脑》还有第三季,也许在下面几个方面可以有所改进,一是将选拔视野放大到全球,不再局限于国内,也许能像“好声音”一样度过选手资源枯竭的瓶颈;二是降低“高冷”范儿,设法加强节目寓教于乐的味道,对选手后天能力训练的方法给予说明,以吸引家长带着孩子观看。最后还得期待全社会对脑力开发的重视,为“科学流行起来”提供土壤,毕竟这不是一档综艺节目就能承担的重任,也不可能完成于一朝一夕,就像全民体质提升不能只靠奥运一样。

(来源:长江日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人民网评:要始终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